過新大橋到舞陽河北岸東邊興隆路中,立着一塊巨大的石製牌坊,上刻“石屏巨鎮”四個黑色大字,這裏就是千年古城鎭遠府城的入口。 誰將屏障倚雲開,峭壁當空抱郡迥;
自是皇圖天外壯,長城擁出日邊來。
----明·張守讓《石屏巨鎮》

【鎭遠古鎭】
鎭遠古鎭位於氵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石屏山下爲舊府城,南岸五老山下爲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亦稱“太極古城”。兩城池皆爲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曆史碼頭數量頗多。
古人認爲:風水“爲天地之文章”。在地球上大多數地區還處在蠻荒時代,一支古老的仡佬人便在石屏山下的峽穀中瀕水而居。五千年前,蚩尤部族戰敗遷徙,一支苗人自河南舞陽輾轉逆沅江上溯,進入湘黔邊境的崇山峻嶺,與土著融合,並在這一帶建立部落酋長國--羅施國,石屏山下的原始邨落,便是這個酋長國的都城,史稱“苗疆古城”。這條生命之河,就叫舞陽河,這個古城,就是之後的鎭遠。回腸蕩氣的舞陽河源自西部大山,自西向東穿流鎭遠,繞了一個巨大的“∽”形太極圖,將城區一分爲二,自明至清,更是府(州)衛(縣)同城,縣置南岸“魚眼”稱衛城,府設北岸“魚眼”稱府城,如此陰陽合一的太極城市形態,堪稱得天之獨厚。
鎭遠古城距今已有2280多年曆史,明代張三豐,王守仁(王陽明),清代吴三桂,林則徐,何紹基,近代馮玉祥等曆史名人曾於此留蹟,今存碑刻摩崖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