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4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在现在的中国境内,上古时期曾有众多相互独立的国家并存。而顾名思义,在“国”前冠以“中”字,“中国”也就有了“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的意蕴。这同时也说明“中国”已并非初始阶段的国家,显然,它一定是一个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具有排他性的核心。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最初有多个“中国”,作为发达、复杂的政治实体的“中国”也是不能无限制地上溯的。
发表于 2016-10-24 15: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按古代文献的说法,夏王朝是中国最早的王朝,是破坏了原始民主制的世袭“家天下”的开端。一般认为,夏王朝始建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王朝建立的年代定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在考古学上,那时仍属于龙山时代,在其后约200多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仍然处于邦国林立,战乱频仍的时代,各人类群团不相统属,筑城以自守,外来文化因素明显。显然,“逐鹿中原”的战争正处于白热化的阶段,看不出跨地域的社会整合的迹象。也就是说,至少在所谓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学上看不到与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发表于 2016-10-24 15: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与此同时,兴盛一时的中原周边地区的各支考古学文化先后走向衰落;到了公元前1800年前后,中原龙山文化系统的城址和大型中心聚落也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二里头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了各区域的文明因素,以中原文化为依托最终崛起。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制约,几乎遍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因素向四围辐射的范围更远大于此。

伴随着区域性文明中心的衰落,此期出现了超大型的都邑——二里头遗址。地处中原腹地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其现存面积达300万平方米。
发表于 2016-10-24 15: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经半个多世纪的田野工作,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多进院落大型宫殿建筑,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封闭式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等等。这样的规模和内涵在当时的东亚大陆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这里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发表于 2016-10-24 15: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由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广域王权国家阶段。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一东亚文明的腹心地区开始由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
发表于 2016-10-24 15: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所以,我在《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就把作为政治实体出现的最早的中国,追溯到距今3700年前后的二里头文化。认为在这之前,作为广域王权国家概念的“中国”还没有形成。而易中天先生,正是采纳了考古学者类似的研究成果,才将中华文明史的开端,限定于3700年前的。这是对“中国”诞生史的狭义的解读,是可以成立的。
发表于 2016-10-25 10: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具体可详阅本词条及《庄子》一书。
发表于 2016-10-25 1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商丘是孔子的祖籍;是燧人氏、朱襄氏、高辛氏、阏伯、王亥、相土、商汤、微子、庄子、墨子、惠子、灌婴、花木兰、江淹、魏元忠、张方平、石延年、袁可立、侯方域的家乡
发表于 2016-10-25 1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与老子用“夷,希,微”混而为一来形容颇为不同。
发表于 2016-10-25 1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庄子在《天下》篇中,对墨家如是评价:庄子赞赏墨子为济世救民的奉献精神。但对墨家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腓无拔,胫无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11-25 04:18 , Processed in 0.08065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