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 14: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根据《吕氏春秋》记载,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卫灵公在寒冷的冬天,准备在花园里开凿一个花园。手下的一个大臣宛春劝阻他说:“天气太冷了,这样的天气里动用和役使民夫,只怕会伤害他们。”卫灵公听了,非常奇怪地问道:“怎么,天气很冷吗?我怎么没有感觉?”宛春道:“您现在穿着狐狸的皮毛做成的衣服,坐着铺有熊皮的椅子,屋子的四个角落里都有熊熊的火灶,您自然感觉不到寒冷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齐国的景公,在寒冷的冬天为自己做了一双金玉的鞋子,用黄金丝做鞋带,镶满了银丝,丝的另一端垂下来无数珠宝。鞋子的头上,各嵌上去一大块美玉。整个鞋子足有一尺多长。他就穿着这么一双鞋子上朝。相国晏子来朝见他,他甚至因为鞋子太重而走不动路。一见面,他就问晏子:“我今天穿这双鞋,怎么感觉这么凉。难道天气已经很冷了吗?”晏子是个著名的贤相,因此毫不客气地说道:“我听说,古代的圣人,冬天的衣服要轻便暖和,夏天的衣服要轻便凉快。大王您用金玉制作鞋子,冬天穿上,这不是寒上加寒,冷上加冷吗?鞋子又这么沉重,连路都走不动,违背了实际的生活需要。这双鞋子,已经不是鞋子了啊!”
发表于 2016-7-1 14: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两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室和贵族,并不是社会的直接生产者和劳动者,可是却占有社会上绝大部分的资源。他们通过政治的手段,将财富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与民争利”,可是却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老子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看不起所谓的“大人们”,而对“小人”,即百姓,充满了敬重。老子的所有思想,可以说都在强调百姓的重要,认为只有百姓真正富足,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强大,天下才能安定。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发表于 2016-7-1 14: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可是,孔子的出身,却和老子有着根本不同。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生活的酸楚。他完全是在贫困的百姓中间长起来的,很小就不得不去干活,少年时候,给人家赶车、看仓库等。后来读了书,学习了一点礼,可是第一次去结交贵族,就被赶了出来。从此,孔子落下一个心理疾病:害怕大人,所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发表于 2016-7-1 14: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来,他自己明明是“小人”出身,可是,却非要把自己等同于“君子”,拼命给自己脸上贴金,于是,就成为了王公贵族,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追求君子应该享受的物质待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要享受只有君子才能享受的宫廷音乐和歌舞,听《韶》而“三月不知肉味”,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些都是由和自己出身一样的“小人”劳动才得来的。
发表于 2016-7-1 14: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这就是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可以看出,其核心,是一个“权”字,也可以说是一个“贵”字。他们认为,贵是人生的第一大事,只要能够接近“贵”,就可以得到任何所需要的“利”。这是从根本上对商业文化的一种否定。
发表于 2016-7-1 14: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而商业文化则讲完全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一个“利”字。没有利益的驱动,人们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劳动,忍受那么多艰难,去付出那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没有利,人们如何去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没有利,人们又怎么会有创造的欲望?如果人们都用儒家的思想,去追逐贵,都看不起从事生产和创造的“小人”,社会将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没有了吃的、穿的、用的,“贵”又通过什么表现出来?权有何用?那样一来,很快“禅让”的制度又要回来了!
发表于 2016-7-1 14: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今天,我们再去审视孔子的儒家思想,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说,儒家思想和商业文化,一个最大的冲突,即如何看待“民生”问题。孔子的儒家思想,无疑是自上而下的,首先去游说君王,然后,通过对君王施加影响,再来关注民生疾苦;可是,商业文化却是自下而上的。“民生”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是一切社会和国家存在的基础。所以,必须首先解决民生问题,百姓富足,则国家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则国家长治久安。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发表于 2016-7-1 14: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商业文化强调完全遵照“利”的规律,去生产,去经营,去实现“利”的增值,以投入到更大的生产和经营中,去获得更多的“利”。这一点,我们今天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也只有按照这一规律行事,才是真正健康的、和谐的商业文化;否则,就会出问题。
发表于 2016-7-1 14: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则试图通过“不劳而获”,直接通过对“权”的追逐,然后去获取“利”。以权谋利,或者叫做“以贵谋富”。这本身就是违反了“利”的自然规律,不用说,也就给社会带来了隐患和危机。中国社会在几千年来,动荡不安,朝代更迭,表面上看起来,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实则归根到底,都和孔子的这一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形形色色“权钱交易”的病根,也是一切“腐败”的“温床”。
发表于 2016-7-1 14: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综合上述论断,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商业文化和儒家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永远都不可能调和,商业文化可以从儒家思想中吸取营养,以壮大自己,例如,我们下一节就将讲到,儒家思想完全可以用于商人的自我修炼,儒商,也的确是商人中的一个高层次,应该成为绝大多数的商人自我提升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可是,绝对不可以完全用儒家思想来取代商业文化。那样一来,将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历史,已经无数次给出了我们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4-5 10:32 , Processed in 0.08501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