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m

[游记攻略] 2013 徒步貴州☀我在路上03(護國禪寺-梵淨山-雲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6: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神奇的梵淨山,紅雲金頂是神奇中的神奇,無法想象的它在羣山之巔拔地而起。它從底部到頂部直徑不過三十幾至二十幾米,垂直而上卻高達近百米(94m,海拔2336m),然後在上部有三十多米的一線峽穀,把上半部分均匀地一分爲二,由天橋連接兩端。兩邊各建一廟,一邊供奉釋迦佛,一邊供奉彌勒佛。
    【名稱由來】:在陽光的照耀下,梵淨山時來時往的雲霧,紅彤彤的繞在金頂四周,如佛家說的“祥雲擁護,瑞氣回環”,于是人們稱它爲“紅雲金頂”,也諧音“鴻運金頂”!金頂是在古地質構造運動中,大陸擡昇,再經冰川融凍風化,侵蝕雕鑿而成的大自然傑作。整座山體呈柱狀上昇,形狀就象當地土家人蒸飯用的甑子,雲遮霧饒好正似蒸滊騰騰,這是滿甑熱氣騰騰的米飯,自古民以食爲天,當地百姓因此把梵淨山也叫做“飯甑山”。
    【形象比喻】:它像一條遊龍,昂首向天,由于山高峽深,疾風怒號,近山仰視,活像一條巨龍仰天長嘯,所以又稱此峯爲“嘯天龍”,與梵淨山最高海拔“鳳凰山”形成“龍鳳絕配”。它頂端一分兩半,又像佛手高舉“二指禅”,也表示勝利的“V”字。在一些藝術家看來,它更像人類的圖騰,男人之“根”,陽剛之物,盡現陽剛之氣。
    “古壁摩崖”:攀登紅雲金頂,四面懸崖峭壁,需攀鐵索才能上去。古人有詩雲:“兩峯高插翠微巔,鬼國名山自古傳。舞鳳昂頭翔蔽日,遊龍翹首嘯吞煙。金刀劈破佛分殿。鐵索牽扶人上天。轉眼風雲相會處。平空移步作神仙。”登山先沿著台階而上,是一段緩坡,路旁是一叢叢的杜鵑樹,到石壁處,可以看到很多金頂摩崖石刻,記載了古人開辟金頂的艱辛和對佛法的虔誠,主要有明萬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橋功德碑》等。
    “觀音洞”與“舍身石”:過摩崖石刻後,進入手扶鐵鏈攀登階段,中途經過“靈官殿”,“龍頭石”,到達“觀音洞”。至山腰“靈官岩”,險處才真正開始。在不到一人寬的絕壁上,左手抓鐵鏈,右手扣石壁,一步一哼哼,一步一艱難,接著又是右手抓鐵鏈,左手扣地面,不少地段得在窄窄的石梯上垂直攀上。若是象今天這樣的茫茫霧天,則是無邊雲海,如蹈空行;如遇晴空萬裏,則又萬丈深淵,不敢移步。意不專心不靜者,難免驚慌失措。觀音洞是絕壁上的一處石穴,依山懸空建成石屋,洞內有石雕佛像,信佛者至此必入內參拜。石屋下面是萬丈深穀,從前,非修行有數者不能至。觀音洞外面憑空伸出一塊石頭,橫空覆壓,橫阻於前,名叫“舍身石(頂胸石,龍頭石),人須貼石穿縫而上。石頭上有一塊大石板(報恩石),石上刻有“無德不報”四個大字,舍身石上面有一香爐窩。舍身石懸在空中,如果有人插香對空跪拜,石板會“哐當”一響;身體豎起,石板又“哐當”複原。孤峯半空上,令人驚心動魄。爲了安全著想,如今已經不允許有人參拜。
   “金刀峽”與“定心水”:從觀音洞往上再爬一段路,整座金頂被分成兩半,中間是直徑不到1m的峽穀,走進峽穀,兩旁峭壁似刀削斧切般整齊,似金刀劈出,所以叫“金刀峽”。前後看去,只見一線光芒,這裏又叫“一線天”。峽底有石徑通頂,援石級而上,恍若登天梯。峽中仰觀,頂端有三座飛橋相連,在霧中時隱時現,雲飛霧卷,似風雷將至。峭壁上有一天然泉眼,細流由岩縫滲出,清澈甘甜而僅有一勺,剛好夠人飲一口,四季常流,邊飲邊滲,不緊不慢也不多不少,讓人衷心守志之感,所以叫“定心水”。據說,這線神水由燃燈古佛點化而來,專供釋迦,彌勒飲用,以斷其凡欲,定其妄心。
    “釋迦殿”與“彌勒殿”:之後一個“Z”字拐上右邊的絕壁,然後一條鐵鏈直達金刀峽兩邊的金頂絕頂,看到兩座寺廟,中間由一橋連接。先進入的廟所供奉的是釋迦佛,過橋再拜彌勒佛。傳說,當年金頂無中間的峽穀,爲一整體,後來釋迦佛與彌勒佛見其地勢絕妙同時看中金頂,都到這上面打坐修行。燃燈古佛看在眼中,便手執金刀,從峯頂一刀辟下,從此一峯分成二頂,釋迦居左,彌勒居右。按照佛家“豎三世佛”的說法,燃燈代表過去,釋迦代表現在,彌勒代表未來,這裏可參拜三佛,而且彌勒佛是最後也是最高的佛,這裏是彌勒佛的道場。兩座廟始建于明萬曆年間,後來時毀時建,今已按古時恢複,由于疾風吹動,廟宇都蓋鐵瓦,每塊重達8kg左右。兩座廟宇前方立有屏風,後方都有一石台,分別爲“說法台”,“曬經台”。金頂左側有“拜佛台”。連接兩廟的橋,淩空飛架,聯結現在佛與未來佛。橋東頭樹了一塊石碑,上書“金頂天橋”四個大紅字,傳說該橋是由八仙之一的鐵拐李提供的鐵拐作拱架,女娲補天剩下的石頭作料石修砌而成。天橋修成後,諸佛衆仙來此踩橋慶賀,場面熱鬧非凡,後人稱此橋爲“天仙橋”。實則該橋為明代所建,長4m,寬1m,是從50km以外運來的塊塊巨石懸空砌成的拱橋。絕妙的是,登山唯一路徑從山腳經慈雲,妙音,空觀三台經峽口而上後先通左頂釋迦殿,再過天橋方達彌勒殿。如此攀登路徑之絕和天橋設置之險,正好啓迪人們獲得現在不簡單,到達未來不容易。

             彌勒眞彌勒,分身百千億。
             時時識世人,世人總不識。

   感受山巔:站在金頂上,幽穀深壑,身立萬仞,空闊無際。縱目遠眺,浩渺蒼茫,氣象萬千;吐氣成雲,揮袖成風,伸手觸天,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天風雲海時聚時散,飄來蕩去,形成梵淨山神奇神秘的氣象景觀。

    梵淨山雲海,變化多端。雲卷雲舒,有卷雲,絮雲,滾雲,還有壯觀的瀑布雲,飛流直瀉,洶湧澎拜,世界第一瀑!
    這裏看日出,看地平線上太陽昇起,像盃,像碗,像爐... ...
    只要太陽,遊雲同在,不管早晨,午時,黃昏,這裏就能碰見神秘的“佛光”。在與太陽相對的雲霧上,七彩相間的巨大光環籠罩自己的身影,人動影動,如夢如幻... ...




    等雷擊警報解除是不太可能的事了。山間雲雨已起,就不是一時半會的事,近期內觀日出日落佛光雲海也已幾無可能。加之濃霧太大也没看到穩妥的扎營地(雖然山頂到處都有禁止露營的標牌,但從前人經驗看也是有辦法扎營的,不過山頂晚上風大且有毒蛇野獸出没,得特别注意安全),於是決定今日下山在黑灣河山門出住店或扎營。
    從紅雲金頂廣場左邊的木製棧道下去,就是下山的路。江口方向這邊有索道可以上下山,但我是不會考慮的。我下山的路就是梵淨山那赫赫有名,讓人聽而生畏的“萬步雲梯”。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4-2-9 16:46 编辑

         仰觀有象如登天之三十三,俯看無涯但數溪之九十九。
                            ----吴承恩《梵淨山-名嶽之宗》

   “萬步雲梯”,也叫“八千梯”,即是說從山腳魚坳0步處(索道下站)開始到金頂,一共有8000-10000級石階(一說是7896級),行走距離超過6.5km,垂直高差達到1653m。其間,將跨越若幹座山峯,穿越四個氣候垂直帶譜(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五個植物垂直帶(海拔500-1300m是常綠闊葉林帶,海拔1300-1800m是常綠闊葉與落葉混交林帶,海拔1800-2100m是落葉闊葉林帶,海拔2100m以上是亞高山針葉林帶,海拔2300m以上是灌木叢,草甸,苔蘚帶)。身强力壯者輕裝往往需要5個多小時才能登頂;而下山也需3小時左右。

    八千臺階一般分爲四段。
    1. 3600步以下比較好走,從魚坳0步開始經過千步廊,一碗水,2000步的鬼門關,土地坳,3200步的長坂坡,到達3600步的大順山莊 ,中間有幾處歇腳的亭子,大概在1000步、1800步、2500步、3200步處,有食水供應,可以作爲補給站。
    2. 3600-4500步這段是最難走的路段,台階比較陡,中間沒有補給站。
    3. 4500-6700步比較好走,只是路途較長,無補給站。此處又稱爲觀日台,是看日出的好地方。这段路全是原始密林,這
一帶的樹木都被高山勁風扭曲,長得千奇百怪;有的平地發桠,喬木長成了灌木;有的橫向發展,木本變成了藤條;有的主幹臥地,旁生枝節;有的樹上長樹,遍體青苔... ...這裏還有一株杜鵑花樹,高約15m,雖然長鬓飄拂,卻青春常在,樹齡已有200年以上,被人稱作“南線杜鵑花王”。

    4. 6700步以上不遠就到了鎭國寺,可以在這裏休息一陣,再前往金頂。

    上山難,下山更難,這讓人生畏的8000級台階,除了坡度陡,距離長之外,更險的是其路況極差,好多都是若幹年前的石塊路,似乎從未休整過。道路狹窄,坎坷不平。在茫茫原始叢林裏穿行,不時還有毒蛇野物出没。無論是上山還是下山對體力和意志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和挑戰!

    從紅雲金頂到萬寶岩(索道上站)這段路被稱為“天街”,現為木製棧道,非常好走。不一會就到了萬寶岩。在索道和下山路口之間,有一個木製觀景平臺--“萬寶岩觀景平臺”。這裏海拔2032m,視野開闊,是觀景的好位置,也是遠眺梵淨山金頂的好位置。

    這裏有一座孤岩,由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凝結而成,高約數十米。懸崖上綴滿圓形或具棱角的各色鵝卵石,直徑小的8cm,大的50cm,分別呈現出紫紅,紫灰,灰綠,灰白或深灰等顔色,猶如千萬顆寶石鑲嵌在絕壁上。在陽光的照射下,寶岩珠壁,熠熠生輝,十分奇偉瑰麗,故稱“萬寶岩”。

    它和梵淨山的頁岩完全不同,這塊岩石是在14億年前由海底抬昇所形成的原石。它的存在證明了14億年前這裏是汪洋大海,鵝卵石就是梵淨山滄海桑田最有力的見證!
    萬寶岩上一個小坡,就是“淨心池”。一股清泉從山壁間滲出,在下方石砌小池蓄成一窪清水。上山拜佛之人,多在這裏飲水洗面,以示虔誠。池旁有一牌,上書“念佛人,要心淨,淨心念佛淨心聽;心即佛,佛即心,成佛無非心淨定。”此乃曹洞中興關鍵人物慧經大師的念佛法要。附近還建有“龍鳳亭”。

    這裏有萬寶岩餐廳和梵淨山上金頂一帶唯一的一家賓館,條件較差(没有衛生間且不能洗澡)但收費昂貴,現在的價格是100元1張牀位。
    觀景平台右邊就是索道上站。梵淨山索道纜車線全長3500m,高差1200m,現有44輛客運吊廂,每廂可坐8人,單程運行時間20分鐘,票價90元/人(單程)。


    山穀下全是濃霧,只看到那吊廂從雲霧中突然钻出來,又下行飛入雲霧中,不知影蹤... ...

    觀景平臺左邊則是下山的八千梯,路口有塊牌子,上面寫着“溫馨提示”:從山頂景區到零步的下山步道,號稱萬步雲梯,一般人徒步下山需耗時3小時左右,山路崎嶇濕滑,陡峭難走;且時有山螞蝗,蚊蟲毒蛇出没,請小心行走,謹防受傷。為了您的安全,當日14::00至次日07:00前嚴禁徒步下山。(魚坳0步也有同樣的牌子,不過內容換成了上山)
    此時,已經是15:00了,早已過了允許的下山時間。不過路口並無人值守,也無人管理。而且,我也早已想好對策:萬一眞有人不讓徒步下山的話,就說身上没錢了,坐不起索道,也住不起賓館,看他咋辦。
    據說,梵淨山景區管理力度較弱,禁止露營也是如此,你要强行露營的話,也不會强行阻止你。

    從萬寶岩到魚坳其實是6980級臺階(所謂八千梯是加上了到紅雲金頂和老金頂的臺階數),剛開始的一小段路況不錯,是休整過的平整較寬的石階,兩旁種植了梵淨山的一些珍稀植物並有介紹。前行不遠,右邊有一塊大石頭,上面生長着一些小樹,枝上掛着很多紅布,石上苔蘚較厚,前面還有石碑,初看還以為是一座古墓,旁邊的景點說明牌這樣寫道:

   【普通卻不簡單的石頭】這塊大石頭外表很不起眼,粗糙晦暗,裏面還夾雜著很多小石頭,就像是一大塊廢棄的混凝土,其實據科學研究,在十到十四億年前的元古界,梵淨山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一些淺海的泥沙碩石隨著地層在地質運動中擡昇,倒轉,裸露。而含有鈣質,鐵質和其他有色金屬的火山碎屑,與泥質,礫石緊密膠合在一起,經過漫長的演變就形成今天這塊“內涵”豐富的“天然混凝土”了。這塊大石頭的正式名稱是“底碩岩”,也稱“萬寶岩”,它是黃河以南這片最古老的台地上的標志性地質奇觀。
  【石頭上的生物圈】這塊大石頭充滿了生命的奇蹟!僅僅在容易觀察的背陰面,我們就發現石頭上生活著包括真菌類,地衣類,苔藓類,蕨類,種子植物等五大類植物超過幾十種之多,通過一塊石頭就可以窺視到梵淨山的神奇與博大精深。請您珍惜梵淨山的一草一木一石,它們都是神奇的生靈。
  圖中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列出來的植物有:微毛櫻桃,繡線菌,鈍葉木姜子,槭樹,苦苣苔科,大果花楸,膜蕨科,蓼科,白發藓科,金發藓科,蕨類,眞藓科,眞菌類,殼狀地衣,葉狀地衣,枝狀地衣,灰藓科,平藓科,白尾藓科,羽藓科,蔓藓科。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6: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過了這兒不遠好路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原始的石板路一直到魚坳。其間都是在原始森林中穿行。
    裏頭的植物千姿百態:有的平地生椏,一叢幾十株,難定喬木還是灌木;有的枝幹側伸斜探,和其他枝蔓糾葛,剪不斷理還亂;有的主幹臥地,擋住去路,枝節叢生,奇形怪狀;有的樹上生樹,同幹異枝,遍體青苔……所有這一切,都沈浸在雲霧中。濃霧彌漫,樹影婆娑,空靈飄渺,這就是原始森林的魅力。
    濃密的森林遮住了天光,顯得裏面非常陰暗,偶爾聽到金頂處又傳來歡呼聲,那一定是太陽又突破了濃霧的封鎖,金頂現身。然而森林裏依然霧氣彌漫,不時下着或大或小的雨。



    就在路邊的一條竹葉青蛇!顏色和周邊環境一致,不注意還很難發現。

   
【竹葉青蛇】:通身綠色,腹面稍淺或呈草黃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紅色。體側常有一條由紅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鱗綴成的縱線。頭較大,呈三角形,眼與鼻孔之間有頰窩(熱測位器),頸細,尾較短,具纏繞性,頭背都是小鱗片,最外側的背鱗中央白色,自頸部之後有白色側線,有的在白側線內又有一條紅側線,但也有無側線者。腹面淡黃綠色。瞳孔橢圓形。發現于海拔150~2000m的山區溪邊草叢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邊枯枝上或田埂草叢中。喜歡上樹,常纏繞在灌木叢或小喬木的樹枝上或竹枝上,多于陰雨天活動,在傍晚和夜間及早晨最爲活躍。
    竹葉青蛇上颌僅具管牙,有劇毒。是造成毒蛇咬傷的主要蛇種。咬人時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約30mg。其毒性以出血性改變爲主,中毒者很少死亡。傷口牙痕2個(偶爾可能只有一個),間距0.3-0.8cm。傷口有少量滲血,疼痛劇烈,呈燒灼樣,局部紅腫,可潰破,發展迅速。其典型特征爲血性水泡較多見,且出現較早。全身症狀有惡心,嘔吐,頭昏,腹脹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嚴重的有中毒性休克。竹葉青蛇咬雖不致有生命危險,但咬傷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走在這樣的路上得非常小心,不能隨意觸碰旁邊的草木,還得注意有些貪涼的毒蛇會橫在路中石板上向你示威。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6: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一路上,寂靜的山林狹道中除我之外都空無一人,偶爾也遇到幾撥徒步上山的人,雖然林中無比涼爽,還飄着細雨,但快到山頂的他們都走得氣喘籲籲,大汗淋漓,其中不乏女人和小孩,其中一位只身徒步登山者還向我展示了他的“登山利器”--一雙拖鞋!
    每次碰到登山者,都向他們表示鼓勵,他們也告訴我在路上什麼地方遇到了毒蛇。
    在這條路上,來過就是挑戰,走過就是成功!

    遠處,隱約傳來了隆隆的雷聲... ...

    5000步的路邊,有塊石碑刻着“五千步”,這樣的石碑,據說每一千步都有一塊,但我於林中濕滑的小道上冒雨下山,也没去留意。

    15:35,走了約2980級石階,終於看到一塊稍大的平地,有比較簡陋的房屋,我已到達4500步的“茴香坪”(HB1800m)。
    這裏有個小賣部,商品價格也是非常昂貴。壩中,很多小松鼠歡快地嬉戲覓食,一點也不怕人。
    傳說中的“回香坪招待所”看上去破敗不堪,似已荒廢。建在明清時期古廟宇的廢墟上。這就是從山腳上山觀日出除山頂那家賓館外可以住宿的地方。其實這裏離金頂還很遠,如果看日出的話起碼得4點左右就起來摸黑登山,難度是很大的。小賣部老板說招待所仍在營業,價格大概在40-50元一晚的樣子。




    雨越下越大,下山的路極其難走。在3600步,3200步(長坂坡食宿店)都有極其簡陋的小賣部,在此避雨休息,裏邊坐着一些無視溫馨提示現在才登山也在此休息的遊客,也有幾個是比我還晚下山但是是輕裝下山因而追上來的。其中幾個小孩,彷佛是有使不完的勁,一直都是跑在最前面。

    雖是下山路,但由於要翻過幾座山頭,因而不時也有一些陡峭的上坡。
    隨着海拔的降低,霧終於小了,16:40,在一塊小平臺邊,可以看到大山和峽穀,以及山中橫空而出如白練般掛着的小溪。



    從雲端而來的索道,任我大聲呼喊,上面空無一人,没有回應。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6: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2400步,也有一個小賣部,簡易木板棚就懸空搭着,還是斜的,非常驚險。



    麻煩來了,不覺中,我的左腿膝關節韌帶不知啥時出現了一些拉傷,走平路和上坡還好,下坡的話,一步一個疼,非常艱難。
    而從這裏下去開始基本都是在山脊上行走,兩邊是山崖深淵,許多看起來比較危險的地方沒有安裝護欄,臺階高度不一,青苔叢生,容易打滑。
    路上遇到一位來自廣東的女士,她没有像她的同伴們那樣坐索道下山,而是獨自徒步下來,走到這下邊已經走不動了,就在上面的小賣部那裏租了一根扁擔撑着,請了一位當地人護送下山。盡管如此,依然走得十分艱難,速度極慢,幾次差點滑倒。於是陪着她走了好大一程,途中,那個當地人不斷遊說她坐滑竿,還說什麼下山路還遠得很,即使下去後天也太晚,魚坳到山門那9.5km公路也没觀光車了出不去,雖然她每次都拒絕了,想自己走下去,但那個當地人還是自己從山下叫來了一頂滑竿讓她坐上去試一下,最後她終於上套了,也不知被收了多少錢。這裏的滑竿收費是很貴的,得好幾百。為她的没能堅持到最後實在遺憾。

    17:23。穿過一木製長廊到達一千步食宿點,大門緊閉,空無一人。



   拖着傷腿,在雨中濕滑的臺階上,我這最後一千多步眞的是一步一步挪下來的。

   慢慢的,感覺路比較平緩了,仿佛已到穀底,旁邊有山泉落下,形成瀑布,清澈的小溪在身畔流淌。
   17:45,在“青龍祠”附近,看到了一個破敗的小木屋,空無一人,山間光線已暗,更顯得這座木屋陰森詭異。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7: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17:50,到“魚坳”了。
    之前看到的就是旁邊這條小溪--“黑灣河”,亂石鋪在溪中,河水清澈見底,口感清甜涼爽。
    拖着傷腿走了一天,加之光線已暗,拍的照片都比較模糊。



    這裏還是梵淨山珍奇的胡子蛙---“髭蟾”的棲息和產卵地。

    髭蟾,一種中國獨有的珍稀瀕危兩棲蟾類動物,又叫胡子蛙。鋤足蟾科角蟾亞科的1屬,雄髭蟾每年發情期時,上颌邊緣都會長出8至11枚黑色角質刺,有“中國角怪”和“世界上長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稱。
    髭蟾頭部扁平,鼓膜隱蔽。雄性的體長爲86mm,雌性的體長爲71mm左右。最奇怪的是它的眼睛,瞳孔能隨著光線的強弱忽大忽小,鞏膜的上半邊是淺綠色,下半邊卻是深棕褐色。它的嘴唇好像塗了一圈胭脂和粉,雄性的上唇的兩邊生著黑色的錐狀刺,刺的數目變異也很大,最少的只有一對,其余的三根,四根,五根都有,最多的爲三對。在它身體背部的皮膚上有極細的網狀棱,四肢上的棱較爲顯著,呈縱行排列。體背皮膚的顔色爲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斑,胯部有一個白色的月牙斑,身體腹面滿布白色的小顆粒。它的後肢短,胫跗關節前達肩部附近,指端,趾端都很圓,趾間有很小的蹼。
    髭蟾爲世界級的珍稀動物,對環境的要求十分挑剔,主要棲息在海拔700—1800m溪流附近的山坡,草叢,樹洞和石縫之中,僅發現於中國的梵淨山,峨眉山,雷公山,福建崇安,湖北恩施等地,髭蟾從受精卵到產卵要經過半年,雌蛙剛産的卵一團一團的,白色。蝌蚪生活在海拔1000m以上的緩流處或回水凼內,從卵中孵出要經過三年的水中生活,才能長成成蛙。比一般的蛙漫長,易遭天敵吞食,成活率低,目前,這種蛙幾乎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髭蟾的習性也十分奇怪。平時髭蟾不會輕易露面。 到了求偶時節的每年11月,當青蛙已經開始冬眠的時候,它卻進入溪水中准備繁殖,每到深秋的夜晚,在千米高山的林澗中,都會從遠處傳來一陣陣“啊一啊一”的怪叫聲,在岩峯溪澗之間回蕩。在萬籁俱寂的夜裏,這種叫聲常常令人心驚肉跳。那奇特的大大咧咧的怪叫聲就是雄性爲了尋求配偶發出的信號。


    堅持挪下山,已疲態盡顯。登山杖後那個溪中清水凼就是髭蟾蝌蚪的棲息地。



   “魚坳”既是萬步雲梯的零步起點,也是索道下站。這裏到黑灣河山門還有大約9.5km盤山公路。觀光車10元/人,最晚一班是18:00,過了這個時間還要坐車的話就只能電話包車,140元/輛,車型都是面包車,最多可坐7人。
   停車場邊路口,有塊“溫馨提示”:從魚坳索道下站到山門觀光車線路全程9.5km,步行需耗時約3個小時左右。且坡陡路滑,彎多路窄,時有毒蛇出没。為了您的安全,嚴禁徒步在觀光車道上行走。(黑灣河山門也同樣有這樣的“溫馨提示”,只是說的方向是相反)
   本來是計劃徒步到達黑灣河山門的,由於左腿有些拉傷,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考慮到下山後時間已較晚,山裏天黑得早,天光一無,在大山裏就什麼都看不到了,失去了我徒步觀景的意義。於是很不情願的選擇了坐最後一班觀光車出去。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7: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從魚坳到黑灣河山門這段路是沿着黑灣河穀蜿蜒盤旋下行,一路都是幽穀,清溪,飛瀑,密林相伴,風景非常優美。途中會經過“涅槃橋”等若幹個精致的小橋,還有“望佛亭”,“觀音瀑”,“四季源”,“老山門”,“碑林”,“龍泉禪寺”等若幹個景點。如若徒步其間,山幽樹靜,流水清澈,溪聲可聞,空氣清新,養眼悅耳潤肺。此行坐車而過,美景擦窗而過,實乃大大之遺憾!

    約莫半小時後,觀光車到達了“黑灣河山門”。
    門口,照例是幾塊“溫馨提示”和“警示牌”。   
    相比印江方向,江口這邊對梵淨山的旅遊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配套等的確搞得好得多。
    剛走到大門口,傾盆大雨從天而降。




    山門前後,是很大一塊廣場。旁邊建了不少漂亮的賓館和餐廳。一塊避雨的工人說,就在這廣場裏隨便找個地方就可扎營。而我之前查到的,在前面往江口方向旅遊度假中心處太平河上的風雨橋上是個扎營的好地方。
    爬山,下山,今天一天,徒步山路超過20km,海拔從1359m上昇到2300m左右又快速下降到500m左右,的確比較疲憊,加之天又陰雨,腿又拉傷,所以想改變計劃,找家旅館好好休息一下,才好繼續徒步明天的道路。

    大雨没下多久又忽然停了。來到山門外的X508公路上,路邊有不少人户商家,似個小邨莊。問了下旅館價格,最便宜的不帶空調衛生間的都要120元一間,好貴。
    往左走是通往轉塘方向,也就是登梵淨山難度最大,最危險,也最原始的東線方向。路旁相伴的小河就是“太平河”。往上走至轉塘就是如畫般美麗的“太平河風光(天堂河穀)”,沿線山高林密,溪流衆多,人煙稀少;往下,它也將陪伴我一直到江口縣城。
   
   “太平河”位于梵淨山南麓,發源于梵淨山,在江口縣城與闵孝河交匯匯入錦江。全長63.7km,周邊景色秀美,森林植被茂盛,保護完好,大氣,水體均未污染,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具有極爲良好的生態環境。它是貴州最純淨的河流之一,有“天堂河穀”的美譽。其水質清冽優良,達國家一級水質,可以直接飲用。但現在看,其出山以後的河水雖然仍清澈見底,但已有污染痕蹟,不能再直接飲用了。




    19:00,開始往右朝江口方向前進。前面也會有邨寨,離景區越遠,旅館的價格也會越低。實在不行的話,就一路找個合適的地方扎營。
    沿着公路前進,路邊都是旅館和餐廳,價格依然不低,走過了不遠處的黑灣河度假邨,也看到了左邊的風雨橋,漸漸的路邊的房屋就很少了。前邊公路又出現了分路,路上没有一個行人。左邊沿河的是路況好的瀝青路(當地人稱“高速路”),憑經驗選擇了右邊的老路。
    天光一點點暗了下來,前方似乎看不到有邨鎭的蹟象。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7: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  盤溪(夜) ●


    大約走了2km多點,前邊是一個風景不錯的石橋,橋後是一條房屋集中的街道,看上去像一個旅遊接待小鎭的樣子,統一的聯排木屋還掛着紅燈籠,建得還漂亮。過橋看見左邊有塊住宿的牌子,心想這樣的地方價格恐怕還是不低吧,硬着頭皮一問,老板依然樸實熱情,最便宜的60元一間,當即就決定住在這裏了,這2km的路眞没白走啊。
    房間在二樓,窗户正對街道和後面的大山,以及山上流下來經過剛才那座石橋的小溪。除了不能開空調(根本就需不着)和衛生間(就在門外,整個旅館也没其他人住,非常方便)外,房間還不錯。最主要的是周邊環境,就跟住在度假山莊一樣。這個價格值了。
    安頓妥當,夜幕已經籠罩下來。




    下榻的旅館没有經營餐飲,這條街上餐飲店還是有好幾家,大多是餐廳類的。找到一家賣粉面的小餐館,面8元一晚,但分量卻是很足,老板娘放了很多面在鍋裏,一碗已經裝不下了,老板娘說不夠的話還可以到鍋裏去挑。男老板是一個樸素的土家大爺,店裏也没其它顧客,他就坐在旁邊和我聊天。
    老板娘有一只手臂是暗烏黑色的,她說:一個月前她在家裏做家務時被櫃子邊一條小蛇咬了,當時整個手臂全黑了,又麻又疼,一個月都動不了,就用當地草藥醫的,現在才稍微能動一些了。她說他這已經是第二次在這裏被蛇咬了,他們都說到當地毒蛇的厲害。

    入夜的盤溪邨,街道非常安靜。漆黑中整齊的土家木屋上吊着的紅燈籠把街道裝扮得非常美麗,在空寂的大山下潺潺的小溪邊,如夢如幻。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7: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街道很短,不一會就到了盡頭,是一個種了很多大樹的小廣場。彩燈夜晚射在樹上的場景在城市裏見得多了,但在這裏,才眞正有夢幻般的的感覺。
    老路和瀝青路在這裏匯合了。旁邊有一座橋連接太平河對岸。
    吹拂着太平河的涼風來到橋上,對岸遠處依稀有絢麗的燈火。
    河對岸是被森林護衛的瀝青路,還有以珙桐樹鴿子花為造型的路燈。河畔的平台密布着高大的麻柳林,映襯着彩燈的照射,下面還有曲徑步道。
    路邊,有一只剛被滊車碾過的青蛙,雖已皮開肉裂,卻還能動彈。這只蛙顏色非常碧綠,不知又是個什麼稀奇品種,可惜了。




    一個人順着公路走了大約600m,看到了一個燈火通明的寨門。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7: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惠州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4-2-9 17:16 编辑

    除了寨門,多條小路都可以進到寨子裏面,寨子還比較大,有些地方仍在建設中。
    夜深,寨內很少看到行人。
所有建築物都亮着燈飾,為旅遊而打造的燈光把寨子打扮得奇光異彩,美輪美奂,異常華麗。



    寨門後面不遠有很大一個廣場,還有個很高大的侗族的標志性代表建築---鐘鼓樓。
    和寨子裏其它大部分地方不一樣,鐘鼓樓下聚集了一些遊客,正在下面喝酒宵夜,喧聲鼎沸,倒也熱鬧。
    彩燈在鐘鼓樓上不停閃爍變換色彩,黑暗中把鐘鼓樓裝扮得非常漂亮醒目,但總覺得失去了什麼味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2-24 03:03 , Processed in 0.08186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