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 00: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发表于 2016-10-3 0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丙申年
丁酉月
丁酉日
乙巳时
发表于 2016-10-3 10: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5        10
5        30
25        10
发表于 2016-10-3 1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干脆面 于 2016-10-5 12:45 编辑

木木兔()
木图图(水5.10/530/25.10)


10 29 2
10 29 6
10 29 16

发表于 2016-10-3 22: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雅典学院》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 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 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 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自己的宿愿。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
发表于 2016-10-4 16: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我看来,柯洪的建筑案例,有意思之处还在于,它们反过来说明曼纳基的两种“解毒剂”之间并不一定是截然分开的。就拿维奥雷—勒—杜而言,他将哥特式树为范式,实际上是将它总结为一个实用的规则和模式,可为当代建筑实践运用。维奥雷—勒—杜认为:与希腊和罗马建筑靠建筑实体传递荷载有本质不同,哥特建筑通过结构网络—一个由尖券、肋拱和飞扶壁等各种斜向支撑构件组成的、连续的三角形构架网络,将建筑荷载从上部平滑地传到地面。如果当代建筑师理解哥特的本质,那么他们在使用新材料铸铁时,就不应模仿石造哥特建筑的外形,而是利用铸铁的新性能,以全新的三角形空间网络来对哥特原则进行现代诠释—维奥雷—勒—杜的构想,实际上预见了20世纪中期空间网架的出现(图10)。换句话说,维奥雷—勒—杜在将历史树为范式的同时,也为“飞向未来”建立了起点。在这点上,我认为林徽因和梁思成对中国木结构的理论构筑,与之极其相似,我后面再探讨。维奥雷—勒—杜在布杂学院讲课时,因其极端言论和古怪美学被轰下台。但他关于结构和功能的前瞻性理论,对布杂思想的演变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
发表于 2016-10-4 16: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维奥雷—勒—杜思想的直接传承者之一是舒瓦西(Auguste Choisy)。1899年,舒瓦西的《建筑史》(Histoire de l’architeture)以结构—功能理性原则考察世界各大建筑体系,追溯它们如何在自己的地理、物质条件下,达到材料、结构、建造和功能的高度综合,如何又在后来因过度追求形式变化而脱离理性的本源,导致建筑文化的衰落。已在法国持续发展了两个世纪的“希腊—哥特综合”理想,在舒瓦西的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该书以极大篇幅讨论希腊和哥特建筑。舒瓦西独创的仰视轴测图(对Auguste Perret、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产生巨大影响),将迪朗的类型学平面和维奥雷—勒—杜的结构理性主义结合起来(图11)。而且,图中将建筑体量描绘成均质材料堆积起来的实体,再配合独立、空透的柱子支撑,在概念上将希腊的实体塑造与哥特的框架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发表于 2016-10-4 16: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总之,从17世纪晚期的佩罗和18世纪中期的洛吉耶长老,到19世纪中期的维奥雷—勒—杜和19世纪晚期的舒瓦西,法国的结构理性主义思想,持续在哥特结构和希腊美学传统之间努力尝试融合。1892年,汉尼比克(François Hennebique)发明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使得结构框架得以成为整浇、均质的构架,可以轻易实现梁柱的直角相交(图12)。因为梁柱的节点都是刚节点,可以有效抵抗梁中的水平荷载在转向柱子变成垂直荷载时,在转角处所产生的巨大剪力(图13)。该技术突破终于可以使希腊、哥特两大体系得以毫无间隙地融合起来—这为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奠定了一个根本基础。这就是为什么,希区柯克和约翰逊在《国际式》展览中认为,国际式的重大意义在于,终于有效地融合了西方建筑中长期以来难以兼容的两大传统—“在处理结构上它与哥特式相关,在处理设计上它更接近古典式”。而他们宣称国际式“在赋予功能处理以至关重要性上”属于自己独创,却有失公正。积极处理20世纪生活中出现的新功能,这肯定是国际式的中心工作之一。但重视功能的“功能主义”,又何尝不同样孕育于法国结构理性主义的传统中,尤其是在维奥雷—勒—杜和舒瓦西的思想中。
发表于 2016-10-5 17: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王宫在都城西北角卫城内,和附属的观象台一起建在高18米、边长 300米的方形土台上。土台南面有台阶。宫门设四座方形塔楼,塔楼间有三座拱门;中央拱门宽4.3米,墙上部作雉堞,下部有高约4米的石板贴面,其余部分满贴彩色琉璃面砖。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的石板上雕刻有象征智慧和健壮的人首翼牛像。像正面为圆雕,可看到牛两条前腿和人头的正面;像侧面为浮雕,有牛的四条腿和人头侧面像(见彩图)。从两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虽然实际上总共雕刻了五条腿,但看上去却没有荒谬的感觉。它们既是不同雕刻形式的巧妙结合,又体现了建筑雕塑要考虑具体观赏条件这一重要原则。王宫东面有坡道,可供车马上下。宫中210个房间围绕成30多个内院,布局分区明确。南面宫门内有一个边长92米的方形大院。东面为行政用房,西面为神庙,北面有门可通往正殿和后宫。宫殿西部的神庙和观象台体现了神权与皇权的结合。观象台外形呈阶梯状,基底方形,边长约45米,四边正对方位,内为实心土坯,表面砌砖。
发表于 2016-10-5 21: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BauHaus”这个词是由德语动词”bauen”建筑和名词“haus”组合而成,粗略地理解为“为建筑而设的学校”反映了其创建者心中的理念:

(1 )确立建筑在设计论坛上的主导地位;

(2)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从而削弱传统的等级划分;

(3)响应了1907年建于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的信条,即”通过艺术家、工业家和手工业者的合作而改进工业制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10 14:26 , Processed in 0.08688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