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 15: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桓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皆以双武之皮,卿大夫豹饰,列大夫豹。’大夫散其邑粟与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故山林之人刺其猛兽若从亲戚之仇,此君冕服于朝,而猛鲁胜于外;大夫已散其财物,万人得受其流。此尧舜之数也。”
发表于 2016-7-1 15: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尧舜是否真是“轻重之术”的发明者,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管仲本人,就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他在齐国帮助齐桓公制定了“发展经济”的战略以后,一方面,采取“官山海”的办法,将盐的运输和专卖权都控制在国家手里,另一方面,又鼓励老百姓经商,全国上下,商风大盛。连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都不忘记提醒各国的君主:“勿忘宾商旅”……
这还只是鼓励经济,而在重商成为一种基本国策,经商成为全国的主要潮流之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这时候,就要用“轻重”办法来管理商业上的事情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政治经济学”。
发表于 2016-7-1 15: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管子·轻重甲》载:“管子曰:‘……故为人君,不能散积聚,调高下,分并财,君虽强本趣耕,发草立币而无止,民犹若不足也。’桓公问于管子曰:‘今欲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不然,则世且兼并而无止,蓄余藏羡而不息,贫贱鳏寡独老,不与得焉。散之有道,分之有数乎?’管子对曰:‘唯轻重之家为能散之耳。请以令轻重之家。’桓公曰:‘诺。’东车五乘,迎癸乙于周下原。……”
这是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管子认为,一个君主,如果连最起码的“轻重”都不懂:散积聚,调高下,分并财,三者正是轻重家的主要研究课题,那么,他就不能算得上一个好国君。于是,一贯好学的齐桓公,连忙虚心请教。管仲就给他推荐了一个“轻重家”的人物:癸乙。
发表于 2016-7-1 15: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桓公曰:‘请问轻重之数?’癸乙曰:‘重籍其民者失其下,数欺诸侯者无权与。……唯好心为可耳。夫好心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知万物之可因而不因者夺于天下,夺于天下者,国之大贼也。……故申之以号令,抗之以徐疾也。民乎其归我若流水,此轻重之数也。’……”
在轻重家眼里,和儒家、道家一样,轻重家所研究的,也是一种“治国之道”。轻重也不仅仅用在经济方面,而是用在政治、军事等领域,无所不包,已经上升成为一种哲学思想。
发表于 2016-7-1 15: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管仲之后,将“轻重”思想用在“治国之道”上的,是在魏国进行改革变法的法家著名人物李悝。他提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魏文侯采纳这种建议,“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发表于 2016-7-1 15: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李悝的这一思想,显然继承了计然的经济理论。《货殖列传》在介绍计然的理论时候说:“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粜就是卖粮食的意思。是说假如一斗米的价格是二十钱,米价就贱了,则农民吃亏;而如果米价一斗涨到九十钱,米价就贵了,末业就受损失。末业,指商业、手工业等。末业受到损失,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去从事末业,结果,也就没有人创造财富了。同样,如果农业吃亏,就没有人愿意开荒种庄稼了。这两种情况,显然是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作为政府的管理者,一定要想办法控制粮食的价格,将其稳定在上不超过一斗八十,下不低于一斗三十。这样,农业与末业都能得到利益,维持市场上粮食与物品的价格平衡,就不会缺少粮食,也不会缺少生产与生活用品。这是治理国家所必须掌握的“轻重”。
发表于 2016-7-1 15: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总体上说来,轻重家的思想,是诸子百家中唯一的专门研究商业,并且通过商业上的成功,来实现“治国之道”的一个学术流派。这一流派,既对商业专门服务,也为政治和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其包括商业在内,又高于商业;其对商业文化的影响,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有利的是:国家调控——强化了商业文化的优势地位;天下同利——明示了商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不利的是:官商——从根本上违背了商业的自然属性;人治——从源头上诱惑了商人的逐利天性。
发表于 2016-7-1 15: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孔子一生,除了尊敬先王,辅臣之中,只对周公一个人表示完全的肯定。其所继承的,也完全是周公的思想。而对其他人,则只对一个人给予了有保留的肯定,这个人就是管仲。虽然他也说过管仲的坏话,“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但总体上还是肯定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发表于 2016-7-1 15: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管仲取得的功业有目共睹。孔子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大教育家,思想家,可是管仲,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政治家、经济思想学家,对中国和世界都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影响。如果说,孔子所影响的,是我们人类的内部心灵世界,那么,管仲就是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外部现实世界。孔子更多的是“内圣”,而管仲追求和实现的则是“外王”的理想。孔子和管仲一起,构成了齐鲁文化博大精深的世界——内圣外王。
发表于 2016-7-1 15: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天下同利”。“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天下所谋,虽立必坠,天下所持,虽高不危。故曰安高在乎同利。”(《管子·版法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4-7 20:08 , Processed in 0.08567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