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m

[游记攻略] 2012贵州(01)娄山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8: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8:15 编辑

       杉坪邨民風淳樸,邨民熱情好客,這裏,家家大門打開,偶然經過某戶門前,主人家都會熱情地邀請你進屋一座,喝茶聊天,歇息抽煙... ...
       眺望對面江家山和紅花園邨... ...
       沿着山間碎石小道隨意前行... ..

     峽穀邊山坡上不知名的野花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8: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閑步於山邨裏,山間農户稀少,難得遇見人煙。翻過一個山坡往下走了一段,在一個拐彎處發現一個較大的山塘,湖水幽幽,綠樹倒影如畫。忽聽到吹打聲,撥開樹叢發現遠方半山一小屋前有邨民聚集,並有一人穿着奇特的服裝不知在做什麼法事,今日是農曆壬辰年丁未月己亥日 六月(大)十九,是當地香會日,亦是觀音菩薩生日和太陽日。不知是否與此有關。本欲走進一探究竟,奈何望山容易走山難,中間還隔了一條山穀,實在没找到山路到達,只得作罷。

      漫步山間,在這一山頭開闊處可以遠眺桐梓縣城
... ...

      藍天白雲下,幽幽綠草邊,尽情享受難得的山野閑情... ...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8: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8:52 编辑

●婁山關
      婁山關,原名婁關,後稱太平關。關名的來曆,源于古代對婁山山脈的稱謂。據婁、梁二姓族譜記載:唐僖宗乾符三年,等天祖之八世孫梁宗理同郎舅婁殿邦同爲副將,奉旨隨大將軍楊端平蠻入播,駐守遵桐連界之高岩山黑神埡,其後殿邦之子婁珊,宗理之子梁關繼承父業鎮守黑神埡,再後婁珊、梁關奉令南征,在安順一帶立業。黑神埡一帶百姓懷念與婁珊、梁關駐軍的魚水之情,逐將黑神埡更名爲“婁珊關”,後稱之爲“婁山關”。
    婁山關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撥1576m,南距遵義市50km,在遵義、桐梓兩縣的交界處,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爲黔北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兩次婁山關戰役保證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是中國重要的“紅色”基地。作爲黔北第一要塞,婁山關景色秀麗,峭壁絕立,是衆多驢友的常去之地。
    婁山關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古稱天險。關上千峯萬仞,重崖疊峰,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據《明史紀事本末》載,萬曆年間,總兵劉與播州土司楊朝棟曾激戰于此。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清鹹豐、同治年間的黔北農民起義,都以全力占領此關。
    婁山關載入中國革命史冊,是因爲中國工農紅軍萬裏長征時爲保證遵義會議勝利召開而進行的由南向北攻克婁山關的戰鬥,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與黔軍大戰婁山關前,經過反複爭奪,殲滅王家烈黔軍兩個團。揭開了遵義戰役的序幕。以及遵義會議後紅軍再次進行的由北向南攻克婁山關的激戰,兩次均取得偉大勝利,紅軍的英雄壯舉寫下了光輝的曆史.
    莫友芝在《亭遺詩》中寫道:大樓高壓萬峯顛,鳥道才容一線穿。豈料養痛成爲潰,翻今天險等虛傳。翦除勁旅勞三省,通塞殘籌費五年。始信大刀功第一,當時斡腹競爭先。
   
       清晨,早起。伴隨着紅紅的朝陽從杉坪邨步行下山,出發前往婁山關... ...
      在國道210杉坪邨鐵路橋洞入口處搭上了桐梓---婁山關的小巴班車,到婁山關腳下南溪口車費2.5元/人。客車行駛了不到20分鐘就經過紅花園,南溪口,老街來到了婁山關腳下的路口。據說以前班車可以開到婁山關口,但是現在山腳路口就是終點站了。這裏有面包車和摩托車可以載客上山,收費都較高。既然是長征聖地,那就徒步了... ...
       這裏有個大型溶洞---婁山關觀音洞和藏珍洞,洞內實景,天然形成,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石簾,石鼓,石瀑布,奇珍異塔,瓊樓鼓閣,妙趣橫生,千姿百態,滿布其間。上百處絕景勝於天工雕刻之技藝,絢麗逼眞,洞內暗溪,溪水如鏡,繞洞而流,氣溫宜人。親臨其境,如置  宮。可謂黔北第一溶洞奇觀。門票18元/人,此次遺憾没能進洞一遊,今後到此定會進去一看。

       於是從山腳沿着蜿蜒盤旋的川黔公路開始登山,沿途一起登山的遊客不是太多,倒是有很多中老年人從山上在往下走,應該是住在附近避暑的休閑人士一大早登完山已經在開始下來了 。

       登山開始不遠處的公路右邊有這麼一個紀念紅軍長征婁山關戰鬥的大型石雕,基座題有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但不知為何没有寫完,漏了兩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9: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9:27 编辑

       盤山公路是U型蜿蜒盤旋而上,由於坡度太陡,在轉彎處幾乎都没有直上的小路捷徑,於是只能跟着公路繞行。終於在一個轉彎處發現了一條貌似直上的小路,但是雜草叢生,非常險陡,看得出極少有人走過。大着膽子走了上去,雜草還好,刨開就是,然而接近上部出口時竟然接近於90°,路又窄又滑,只得靠手幫忙才登了上去。

    果然走了一條捷徑。這裏的公路路面已經有了顏色,上行是紅色,下行是綠色,煞是特殊和好看,此種彩色路面以前也聽說過,但還是在這裏第一次看到大面積的應用。從南溪口到這裏大約走了半個小時,前邊不遠處就是婁山關關門了... ...

      不愧為天險雄關!氣勢恢宏!古人曾用“馬頭高白日,樹梢挂雲間”的詩句贊美它的雄偉險峻;遊客稱贊它兼有華山之險要,峨眉之秀麗。過得關門繼續前行不遠處,公路左邊牆上就是毛澤東手書《憶秦娥·婁山關》。
    1935年02月,第二次婁山關戰役,一天傍晚,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相繼策馬登上婁山關,又先後下馬觀看剛結束戰鬥的戰場。毛澤東突然想起一月前經過婁山關時哼過的幾句新詞。他再次跨上馬背,續完了詞《憶秦娥·婁山關》,描寫紅軍指戰員英勇鏖戰的壯烈情景。“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兩句,據毛澤東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以爲頗爲成功的這兩句話。

    1973年,遵義地委行署在婁山關建造的大理石詞碑,用396塊雲南大理石嵌成碑面,以行草手書體放大镌于高14m,寬25m的大理石碑上,鐫刻了毛澤東手迹全文,泊金貼字,金燦奪目,益增雄關聲色!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毛澤東     
                       一九三五年二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9: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從詞碑面對婁山關門右邊上去,邁上一小段台階,就到了關門頂部,這邊的山就是著名的“大尖山”,目前尚未開放。關門頂部有一平壩,上面建有古炮台,還有三門鐵炮放在上面,上刻清鹹豐年間鑄造,從成色看應是現代仿制品吧。也無人管理,任由遊客和小孩在上面爬來爬去。再往右懸崖壁上就是著名的“婁山關”摩崖石刻。

      
1985年,爲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遵義縣政府在婁山關東北側石岩上制作了大型摩岩石刻“婁山關”。“婁山關”三個字是中國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的。摩岩全長11m,字徑2.3m,“婁山關”三字爲顔體行書,朱漆塗飾,酣沈多姿,筆力雄渾遒勁,陰刻描紅,輝映于雄關青鬆間格外醒目,爲婁山關增添了一份人文景觀。


    平壩上建有城牆,在此瞭望婁山雄關,巍巍大山,險峻雄關尽收眼底。川黔公路蜿蜒盤旋穿過,山下的婁山關鎭南溪口和遵義縣板橋鎭皆可看見。站在關口,好一幅“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9: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穿過關門頂部的天橋,來到的對面這座山是著名的“小尖山” 。順着台階來到半山上,有更大一塊平壩,這裏就是“婁山關戰鬥紀念碑”所在地。

    這是中共遵義縣委,遵義縣人政府于1984年建造的紀念碑,基座寬6m,高11m。碑體爲複合式結構,兩根尖頂形巨柱屹立碑台上,狀如兩把紅軍刺刀,直指蒼穹。基座棕紅色,碑體銀灰色。整座碑象征婁山關萬峯插雲,中通一線之神奇、險峻,又酷似紅軍戰士雙足長征萬裏、踏破雄關的雄姿,還蘊含紅軍“二渡赤水”、兩次攻克婁山關的寓意。碑體南北兩面上中央,鑲嵌著黑色長方形大理石,大理石上雕刻五角星和鐮刀鐵圖案,似當年的紅軍戰旗。南面基座大理石上,鐫刻有張愛萍將軍“遵義戰役犧牲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的燙金題詞;北面基座大理石上,鐫刻張愛萍參加長征途經遵義縣鴨溪時作的《西江月·遵義大捷》手迹。北側爲“紅軍攻占婁山關”英雄羣雕漢白玉浮像,東側爲遵義書法家書寫的《婁山關戰鬥簡介》石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0: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過了紀念碑繼續沿台階上行,再爬過一段比較險峻的台階,就到了“小尖山”的頂峯。這裏是“遵義戰役婁山關小尖山戰鬥遺址”所在地。紅軍以此爲陣地,擊潰敵軍數次反撲,山頂用毛石砌成的圓形堡壘,至今尚存。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0: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小尖山”頂也是觀看婁山雄關的另一絕佳位置。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從“小尖山”下來,紀念碑正面對着的台階下去,就到了“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陳列館”。

   
   總投資450余萬元的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陳列館始建于2007年,2009年9月12日完工並向遊客免費開放,面積810㎡,分上下兩層。館內陳列了婁山關戰鬥和戰鬥前後的相關史料、圖片、文物等,並以文物和照片、戰鬥沙盤及多媒體等展陳方式,展示了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婁山關戰鬥的恢弘曆史畫卷,眞實地還原那一段曆史。

    陳列館右邊公路邊的山崖上,是“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的題刻和各種保護標志牌。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0: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欲一睹大婁山的雄偉壯闊,就得登上遵義市的制高點---“婁山關觀景台”。婁山關觀景台建在大婁山山脈在遵義的最高峯——海拔1788.4m的筍子山頂,距婁山關紅軍戰鬥紀念館約有6.2km。沿盤旋崎嶇的婁筍公路徒步得走上行約2小時。
    婁山關景區没有商業化運行,配套設施較少,去往觀景台没有交通班車。在陳列館旁邊有摩的可以載客前往,收費較貴。於是決定繼續長征... ...
    由於到觀景台的距離較遠,交通不便,雖是暑期旅遊旺季,去觀景台的遊客並不多。除了偶有的自駕者和搭摩的前往的寥寥數人外,整個漫長的婁筍公路往返途中,就只碰到寥寥兩三個徒步的遊客。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走在午後的婁筍公路上,羣山莽莽,森林濃密,山間幾無人煙。茫茫羣山中看不到其它行人。天空多雲,大部分時間太陽都没直射,比較涼爽。雖說是登最高峯,由於婁山關本來海拔就以較高,再加上公路是蜿蜒盤旋的,坡度倒也不是太大,雖然路途遥遠,走起來也不太累。偶見拐彎處有些小道,看樣子已經很久没人走過了,雜草叢生,通往深山,湮没在灌木密林中,也不知道是捷徑還是通往不知何處的大山,未能一走。

      大約徒步了一個半小時,接近遵義最高點-婁山關觀景台半山腰處,一道接近60度的台階筆直直沖山頂,旁有石刻“婁山天梯”,台階兩旁密林叢生,據說有600級台階,爬上去可得費不少體力的。爬完天梯也就接近婁山頂峯了。
      婁山天梯上俯瞰茫茫大山和婁筍公路

    登完天梯,再沿左順着婁筍公路走上一段,就來到了大婁山山脈在遵義的最高峯——海拔1788.4m的筍子山頂。山頂還建有微波發射站。登上頂峯,可以親自感受和體驗到“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詞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2-24 03:20 , Processed in 0.07666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