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6:02 编辑
hum 发表于 2012-10-31 14:10 
川黔鐵路進入貴州後地勢起伏、地質複雜,岩層風化剝落、塌方、滑坡較爲普遍,石灰岩地區多暗溶洞,築 ...
●桐梓縣●
桐梓縣,位于貴州省北部,屬革命老區遵義市市轄縣,與重慶市接壤,素稱“黔北門戶”、“川黔鎖鑰”。地理坐標北緯27°57′-28°54′,東經106°26′-107°17′,南北最長處81km,東西最寬處52km。國土總面積3202k㎡,川黔鐵路、210國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縣城至貴陽、重慶行車時間2小時左右,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桐梓縣轄8鄉(其中1個民族鄉)16鎭,總人口65萬人。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苗族。
今桐梓縣境內,在唐代前無縣級及其以上行政建置。先後隸屬于蜀、巴、鼈、犍爲、鄨、牂牁、平夷、平蠻、柯盈、播州、帶水等。
桐梓縣位于黔北山地與四川盆地的銜接地帶,由於構造體系複雜,構造運動強烈,冰川作用顯著,溶蝕、侵蝕並存,形成了獨特的地貌景觀,屬黔北中山峽穀區。全縣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形狀,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將全縣切割爲三個各具特征的地貌單元。縣境內兼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間盆地、河流階地等多種地貌形態,且岩溶廣布,石峯林立,窪地、漏鬥、豎井、盲穀比比皆是,暗河、溶洞十分發育。桐梓縣平均海拔1100m,最高峯爲獅溪鎭柏枝山南牛角寨海拔2227m,最低點爲坡渡鎭渝黔界河面,海拔310m,相對高差達1917m。
桐梓縣山脈均系大婁山山脈的支脈,大婁山山脈呈東北-西南向。蒙山山脈系婁山山脈的支脈,主脈由婁山山脈中部西行橫亘于縣境中部後再向南、北向延展,南至十二茅坡,北達堯龍山。主脈涼風埡呈東南向,是縣境南北分異的分水嶺,其南爲淺切割的中山、壩子,其北爲深切割的中山峽穀。縣境內海拔大于1700m的主要山峯有18座:柏枝山牛角寨(海拔2227m,爲黔北第一高峰)、箐壩大山(主峯紅山2028m)、白馬山(1944m)、冒角尖(1927m)、黃蓮大山(1871.9m)、黃砂岩(1871.9m)、分水嶺(1820.7m)、花壩大山(1814m)、二層岩(1796m)、堯龍山(1795.9m)、大岩頂(1779m)、頂箐(1778m)、大梁崗(1770m)、仙人山(1768.7m)、大窩盆梁子(1750m)、硫磺頂(1749.3m)、大土灣梁子(1732m)、黃嶺崗(1730m)。
縣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分屬長江上遊幹流區赤水河、綦江河和烏江水系,有大于20k㎡流域面積的河流57條,總長度831.48km,河網密度0.26km/k㎡。河流等級爲:幹流7條,一級支流32條,二級支流18條。主要河流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集雨面積2919.45k㎡。
桐梓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性氣候區,四季不甚分明,水熱同季,雨量充沛,幹、濕季明顯,無霜期長,春暖風和,時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熱而不酷,秋溫陡降有綿雨秋風,冬無嚴寒,多雲寡照,偶有凝凍,垂直地域分布差異大,立體氣候顯著。桐梓多年平均陰天數245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091.6小時。1978年中央氣象局整理的全國氣候之最中列出桐梓年平均總雲量8.4,年平均低雲量7.2,冬季低雲量8.5,均名列全國第一。桐梓年均溫14.6℃,最冷月-5℃,最熱月24.5℃。極端最高氣溫有37℃,極端最低氣溫-7℃。由于海拔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差異顯著,“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桐梓屬全省少雨區,年平均降雨量1038.8mm。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是最少,呈冬幹夏濕現象。
縣境地處亞熱帶東部濕潤性常綠闊葉林向西部半濕潤常綠闊葉林過渡地帶,氣候上同時受東南太平洋季風、西部印度洋暖流和北部西伯利亞冷氣團影響,加上地形複雜,造成差異明顯的立體生態環境,爲多種陸生植物的生長和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植物區系15個地理成份中,桐梓縣不同程度地具備了13個地理成份。境內珍稀植物較多,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樹種有銀杉、珙桐,二類保護樹種有黃杉、香果樹、青錢柳、水青樹、紅椿等,三類保護樹種有穗花杉、厚樸、楠木等。縣境內已發現中藥材品種約千余種。方竹林總面積33萬畝。
除普通野生動物外,縣境內發現有黑葉猴、蟒、華南虎、麋鹿、雲豹、大鲵、白鶴、紅腹錦雞、華南穿山甲、豺、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斑羚、岩羊等國家保護珍稀動物。
縣境內初步查明礦藏29種,計有大型礦牀1處,中型礦牀7處,小型礦牀多處,礦點52處,礦化點11處。其中煤炭儲量47.72億噸,是全國重點産煤縣。石灰石分布極廣,儲量豐富,不少地區石灰岩質量較高,達到化工、水泥、玻璃和冶金用石灰岩I級標准。鉀礦分布廣泛。另有黃鐵礦、菱鐵礦、滑石、高嶺土、白雲岩、石英砂岩礦、商品大理石、方解石、石膏、赤鐵礦、鉛鋅礦、鋁土礦等礦産資源。

桐梓縣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涼風埡省級森林公園、新站花壩、馬鬃苗族風情、環縣城風景區、官倉釣魚台、九壩黃河溝、柏箐自然保護區、羊磴河峽谷漂流(銅鼓灘漂流)、木瓜水銀河、黃蓮自然保護區、堯龍山、古夜郎漂流、王家烈公館、小水月亮河、古夜郎及李白流放地、民國海軍學校、周公館系列、馬鞍山古人類遺址、“桐梓人”遺址—九壩岩灰洞、小西湖、婁山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