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36|回复: 25

[游记攻略] 2012贵州(01)娄山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1 14: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22:17 编辑

      
      2012年08月,只身來到貴州桐梓,登婁山關,遊小西湖,闖夜郎古國,探宋代古墓,享受行走的自由,徒步的樂趣,感受大自然原生態的美麗!


●重慶---桐梓●

       前往貴州桐梓可以坐汽車或火車,汽車在菜園壩重慶汽車站或南坪汽車站均有直達,票價45元到69元,大約3個半小時可到;而火車有十多個車次可選,由於汽車走高速路沿途風景實在枯燥單調,火車快車又是一逝而過,因此選擇了最慢但也是最便宜的一趟車5629次,得坐7個半小時,票價20元。
        5629次列車(重慶-遵義)早上08::33在菜園壩重慶火車站發車,途徑重慶南(08:44),茄子溪(09:12),小南海(09:29),珞璜(09:41),小南埡(09:55),七龍星(10:36),民福寺(10:50),夏壩(11:02),綦江(11:33),三江(11:55),鎮紫街(12:36),趕水(13:08),石門坎(13:32),木竹河(13:48),鬆坎(14:07),三元壩(14:23),蒙渡(14:35),太白(14:46),九龍塘(15:00),大河壩(15:16),新場(15:26),涼風埡(15::44),元田壩(15:56),下午16:18正點到達桐梓,全程247km。此後列車還將經過紅花園(16:34),婁山關(16:46),匯塘河(17:03),鬆壩(17:18),李家灣(17:34),高爐子(17:48),於傍晚18:25正點到達遵義,全程308km。
         早上08:33,菜園壩重慶火車站,列車准點出發,沿川黔鐵路一路前行... ...
      

    川黔鐵路於1956年4月開工,1965年10月交付運營。1990年12月17日趕水站至南宮山站實現了電氣化。自小南海站起,沿著原綦江鐵路至綦江,繼續向南進入貴州,再經桐梓、 遵義、息烽、修文至貴陽,全長423.6km。川黔鐵路的建設,在鐵路史上留下許多紀錄:穿越婁山山脈、全長4270米的涼風埡隧道是當時中國鐵路最長的隧道,白沙沱長江大橋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長江上的第二座大橋,烏江大橋是烏江天塹上第一座鐵路橋。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4: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5:12 编辑

      川黔鐵路進入貴州後地勢起伏、地質複雜,岩層風化剝落、塌方、滑坡較爲普遍,石灰岩地區多暗溶洞,築路工程艱巨。全線隧道及明洞115座,延長34km,橋梁125座,延長10km,橋隧總延長占線路長度的10%。這條鐵路北接成渝、襄渝,南通黔桂,昆貴、湘黔等鐵路,是西南地區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夏季的重慶,正值酷暑時節,日氣溫都在37°C以上,綠皮車没有空調,列車行走時有風還好,當列車停下時就令人感到酷熱難耐。當列車離開石門坎進入貴州境內之後,除了連綿的大山開始越來越多以外,隨着海撥的上昇和森林的增多,氣溫也開始感覺越來越涼快。與火爐重慶相比,貴州則是一個清涼的世界。難怪越來越多的重慶人把它當做夏天的避暑勝地。特别是到了涼風埡(川黔公路著名的七十二道拐所在地)以後,感覺更是明顯。
    下午16::00,列車提前到達桐梓站。


      
       一到桐梓,剛下火車步出站台,就感到天氣涼悠悠的,有太陽但稍微有些陰。還没在大街上走上幾步,就有稀疏的雨點開始灑了下來,很快就變成了豆大的雨滴。緊接着天空變得昏暗一片,大雨傾盆,伴隨着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地上瞬間變成了洶湧的河流,水足以没過腳背。好大的超級暴雨!!!據當地人講頭天下午也像這樣突然下了一場大暴雨,但今天的雨勢和狂風比昨天還大。(由於雨太大,忙於避雨,竟忘了拍下幾張暴雨中的圖片,實屬遺憾。)

点评

hum
●桐梓縣● 桐梓縣,位于貴州省北部,屬革命老區遵義市市轄縣,與重慶市接壤,素稱“黔北門戶”、“川黔鎖鑰”。地理坐標北緯27°57′-28°54′,東經106°26′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31 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4: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6:02 编辑
hum 发表于 2012-10-31 14:10
川黔鐵路進入貴州後地勢起伏、地質複雜,岩層風化剝落、塌方、滑坡較爲普遍,石灰岩地區多暗溶洞,築 ...


                                      ●桐梓縣●                                          
      桐梓縣,位于貴州省北部,屬革命老區遵義市市轄縣,與重慶市接壤,素稱“黔北門戶”、“川黔鎖鑰”。地理坐標北緯27°57′-28°54′,東經106°26′-107°17′,南北最長處81km,東西最寬處52km。國土總面積3202k㎡,川黔鐵路、210國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縣城至貴陽、重慶行車時間2小時左右,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桐梓縣轄8鄉(其中1個民族鄉)16鎭,總人口65萬人。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苗族。
    今桐梓縣境內,在唐代前無縣級及其以上行政建置。先後隸屬于蜀、巴、鼈、犍爲、鄨、牂牁、平夷、平蠻、柯盈、播州、帶水等。
    桐梓縣位于黔北山地與四川盆地的銜接地帶,由於構造體系複雜,構造運動強烈,冰川作用顯著,溶蝕、侵蝕並存,形成了獨特的地貌景觀,屬黔北中山峽穀區。全縣地勢呈東北高、西南低形狀,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將全縣切割爲三個各具特征的地貌單元。縣境內兼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間盆地、河流階地等多種地貌形態,且岩溶廣布,石峯林立,窪地、漏鬥、豎井、盲穀比比皆是,暗河、溶洞十分發育。桐梓縣平均海拔1100m,最高峯爲獅溪鎭柏枝山南牛角寨海拔2227m,最低點爲坡渡鎭渝黔界河面,海拔310m,相對高差達1917m。
    桐梓縣山脈均系大婁山山脈的支脈,大婁山山脈呈東北-西南向。蒙山山脈系婁山山脈的支脈,主脈由婁山山脈中部西行橫亘于縣境中部後再向南、北向延展,南至十二茅坡,北達堯龍山。主脈涼風埡呈東南向,是縣境南北分異的分水嶺,其南爲淺切割的中山、壩子,其北爲深切割的中山峽穀。縣境內海拔大于1700m的主要山峯有18座:柏枝山牛角寨(海拔2227m,爲黔北第一高峰)、箐壩大山(主峯紅山2028m)、白馬山(1944m)、冒角尖(1927m)、黃蓮大山(1871.9m)、黃砂岩(1871.9m)、分水嶺(1820.7m)、花壩大山(1814m)、二層岩(1796m)、堯龍山(1795.9m)、大岩頂(1779m)、頂箐(1778m)、大梁崗(1770m)、仙人山(1768.7m)、大窩盆梁子(1750m)、硫磺頂(1749.3m)、大土灣梁子(1732m)、黃嶺崗(1730m)。
    縣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分屬長江上遊幹流區赤水河、綦江河和烏江水系,有大于20k㎡流域面積的河流57條,總長度831.48km,河網密度0.26km/k㎡。河流等級爲:幹流7條,一級支流32條,二級支流18條。主要河流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集雨面積2919.45k㎡。
    桐梓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性氣候區,四季不甚分明,水熱同季,雨量充沛,幹、濕季明顯,無霜期長,春暖風和,時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熱而不酷,秋溫陡降有綿雨秋風,冬無嚴寒,多雲寡照,偶有凝凍,垂直地域分布差異大,立體氣候顯著。桐梓多年平均陰天數245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091.6小時。1978年中央氣象局整理的全國氣候之最中列出桐梓年平均總雲量8.4,年平均低雲量7.2,冬季低雲量8.5,均名列全國第一。桐梓年均溫14.6℃,最冷月-5℃,最熱月24.5℃。極端最高氣溫有37℃,極端最低氣溫-7℃。由于海拔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差異顯著,“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桐梓屬全省少雨區,年平均降雨量1038.8mm。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是最少,呈冬幹夏濕現象。
    縣境地處亞熱帶東部濕潤性常綠闊葉林向西部半濕潤常綠闊葉林過渡地帶,氣候上同時受東南太平洋季風、西部印度洋暖流和北部西伯利亞冷氣團影響,加上地形複雜,造成差異明顯的立體生態環境,爲多種陸生植物的生長和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植物區系15個地理成份中,桐梓縣不同程度地具備了13個地理成份。境內珍稀植物較多,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樹種有銀杉、珙桐,二類保護樹種有黃杉、香果樹、青錢柳、水青樹、紅椿等,三類保護樹種有穗花杉、厚樸、楠木等。縣境內已發現中藥材品種約千余種。方竹林總面積33萬畝。
    除普通野生動物外,縣境內發現有黑葉猴、蟒、華南虎、麋鹿、雲豹、大鲵、白鶴、紅腹錦雞、華南穿山甲、豺、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斑羚、岩羊等國家保護珍稀動物。
  縣境內初步查明礦藏29種,計有大型礦牀1處,中型礦牀7處,小型礦牀多處,礦點52處,礦化點11處。其中煤炭儲量47.72億噸,是全國重點産煤縣。石灰石分布極廣,儲量豐富,不少地區石灰岩質量較高,達到化工、水泥、玻璃和冶金用石灰岩I級標准。鉀礦分布廣泛。另有黃鐵礦、菱鐵礦、滑石、高嶺土、白雲岩、石英砂岩礦、商品大理石、方解石、石膏、赤鐵礦、鉛鋅礦、鋁土礦等礦産資源。



       桐梓縣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涼風埡省級森林公園、新站花壩、馬鬃苗族風情、環縣城風景區、官倉釣魚台、九壩黃河溝、柏箐自然保護區、羊磴河峽谷漂流(銅鼓灘漂流)、木瓜水銀河、黃蓮自然保護區、堯龍山、古夜郎漂流、王家烈公館、小水月亮河、古夜郎及李白流放地、民國海軍學校、周公館系列、馬鞍山古人類遺址、“桐梓人”遺址—九壩岩灰洞、小西湖、婁山關等。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6: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6: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6:16 编辑

    桐梓縣城有一處非常奇特的自然奇觀--魁岩。在縣城裏擡頭就能看到... ...
    魁岩,位于桐梓縣城東3裏處,桐梓火車站背後不遠處,天門河以北,岩頂海拔1276m,岩高200m.魁岩所在山名魁山,是大婁山山脈蒙山的一個分支,由北向南長約15km,一路逶迤到此,轟然垂直斷裂,形成一道天然絕壁。魁岩之下,天門河由東向西蜿蜒而過... ...
  魁岩山勢險峻,怪石嶙峋,斷崖絕璧,如劍斬斧劈。正前方,三官殿護于左,普陀寺衛于右,接引殿導于前,降龍寺從于後,緊依縣城,得天獨厚。伫立魁岩俯瞰,桐梓縣城盡收眼底。黔渝鐵路來往火車呼嘯而過,宛如蛟龍飛舞;崇遵高速公路車水馬龍,似流星穿梭。魁岩邊風景優美,古木參天,遮天蔽日,亭亭如蓋,古鬆盤結,山花飄香。滿山蒼翠,橫空宣瀉,飄逸回旋... ...
    山岩到此突兀斷裂,形成千仞絕壁,俨然斧削刀砍。與一河之隔的馬鞍山峭壁遙相呼應,似一條飛龍被斬了頭顱,身首異處。魁岩腳、馬鞍山腰均有似血紅色的志留系韓家店組頁岩層來印證。民謠:“西水向東流,飛劍斬龍頭。文官不到老,武官不到侯”,名聞海內外... ...
    高聳的梓樹、柏楊、柳杉、女貞樹蓊蓊郁郁,千姿百態,構成多層次立體布局;老青松、盤根錯節,青枝不朽。婆娑的綠葉和散發著清香的白色小花,點染生命的壯美。伫立山巅,腳下光束交輝,流淌著“千軍萬馬”的森林潮流... ...
  風兒南吹,松花、梓花、杜鵑花、百合花及一些叫不出名的小花,五彩缤紛,清香四溢,爭奇鬥豔。金竹蔥蔥,風兒柔柔,霧氣薄薄,似仙境,似仙山... ...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6: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6:29 编辑

      “夜郎街”始建于1998年,爲桐梓縣城最大的步行街,街道寬敞明亮,地面用清一色的本地砂石條塊鋪砌而成。因砂石吸滲水性強,雨過即幹,兼之砂石的摩擦力大,行人走在上面十分安穩,不會摔跟鬥,故“夜郎街”又被戲稱爲“不會倒的街”。
    街口正門矗立著一道古樸典雅、氣勢恢宏的門坊,坊上“夜郎街”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格外顯眼。透過門坊,映入眼簾的盡是朱樓紫閣、紅榫白牆、琉璃飛檐,充滿古夜郎情調的建築羣。
    這是一條集商貿、餐飲、休閑娛樂、旅遊度假爲一體的街道,不論是四時八節還是春夏秋冬,或是天晴下雨落雪凝凍,夜郎街都熱鬧非凡。然而,最熱鬧的還是夜郎街的夜晚。每當華燈初上,整條街便沈浸在燈紅酒綠、輕歌曼舞的氛圍中。
    最引人入勝的莫過于夜郎街的小吃了。漫步街上,但見兩旁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吃,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缭亂,諸如新疆的羊肉串,安徽的串串香,雲南的過橋米線,重慶的麻辣火鍋,貴陽的絲娃娃,還有本地的橫四鍋貼、戀愛豆腐、香辣燒烤... ...應有盡有,數不勝數。
    爲了追慕古聖先賢的遺風,桐梓人還在夜郎街上特地雕塑了一尊“太白邀月”的巨型砂石雕塑。雕塑栩栩如生,醉態可掬,頗具詩仙“鬥酒詩百篇”的風韻。在夜郎國的故地,與詩仙李白共舉杯邀月,真有發不盡的古思悠情,讓人不得不醉倒在美輪美奂的美食之街。


       桐梓,因其夏季的涼爽,周邊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跡,以及靠近重慶的地理位置,近年來已成為眾多重慶人的避暑天堂。每年夏天都有數萬重慶人來此避暑。客源爆滿,不提前預定經常還保證不了鋪位。有長住的也有短住的,也有投資購房的,還有不少重慶人聯合當地農家投資開發避暑山莊的。一般每人價格從包吃住40元/天到1200-1800/月或3-5萬/10-15年不等。 周邊有婁山關,小西湖,桐梓古人類遺址,紅花園地質剖面,夜郎壩及古夜郎漂流等景區可參觀遊覽。目前在該縣的婁山關,杉坪邨,涼風埡,鬆坎等地到處都在大興土木建設避暑山莊,已成為重慶人的休閑勝地和投資樂土!   
      
到達桐梓第一晚,住在山上,暴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山邨之夜格外涼爽,這一夜,睡得特别舒服。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6:52 编辑

                                  ●杉坪邨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婁山關鎭杉坪邨位于婁山關鎭南端,距縣城11km,屬國家扶貧開發二類重點邨。全邨轄8個邨民組968戶3758人,耕地總面積3011.70畝,其中田1307.70畝,土1704畝。
   
    到杉坪邨可在桐梓縣城公安大樓外坐到婁山關的小客班車,到杉坪邨山腳鐵路橋洞口2.5元/人(桐梓---婁山關5元/人),但每天18:00就收班,坐出租車得40元,摩托車15元/人。
    這天晚上,去桐梓縣城網吧轉照片,不料卻遇上縣城停電,在縣城閑逛之後等到20:00才來電,轉完照片從網吧出來已經是21:00了,天已經漆黑,於是決定徒步從縣城走回杉坪邨。
    桐梓縣的夜晚和重慶比起來少了很多喧囂,顯得比較寧靜,街上行人也不太多。沿國道210(川黔公路)往婁山關方向前行,在南轉盤向設卡執勤的特警問路時,看到了他們得知我要摸黑走路去杉坪邨時臉上驚詫的表情。
    過了南轉盤街上就幾乎没有行人了。只有公路兩邊的商鋪和住宅透出一些燈光,借着昏暗的路燈和公路兩邊高大的行道樹繼續前進... ...
    走過馬鞍山,兩邊開着門的商鋪就不多了,夜很黑很安靜,偶爾有汽車駛過,大燈射得黑暗中的前方異常的明亮。走了大約40分鐘就進入了没有人家的地區。燈光已經完全没有了,陪伴我的只有滿天的繁星和大山那漆黑的身影,夜安靜得可怕,除了昆蟲的噓噓聲就是自己的腳步聲了
... ...(照片為白天所拍)


      黑暗中又走了20幾分鐘,來到了杉坪邨山腳鐵路橋洞口。(照片為白天所拍)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6: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7:05 编辑

        到達山腳入口已是22:10,已足足走了一個小時。這個鐵路橋洞下進去,順着這條盤旋的公路往上走大約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杉坪邨(學校)。這條公路是因為近年當地杉坪邨邨長興建避暑山莊才修的,去年才基本建成。以前是泥土機耕道,雨天全是水凼稀泥,極其難走。(照片為白天所拍)


    走上盤山公路,更是一片漆黑,今天沒有月光,雖然繁星滿天,但漆黑的大山裏道路只看得見一些模糊的影子。大山裏的夜是極其寧靜的,山路上一個人也沒有,也没有一户人家,附近一些隨風摇動的模糊黑影不由得讓人毛骨悚然。於是加快腳步前進,終於在22:40成功到達杉坪邨住地。(從桐梓縣城摸黑徒步到杉坪邨,共耗時約1小時40分鐘)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7: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hum 于 2012-10-31 17:47 编辑

      翌日,清晨。由於前兩天的暴雨,山中升起了極大的雲霧(當地人稱“霧障”),可以見到密密的白色小顆粒在眼前隨風飄舞,不遠處就是白茫茫一片,雲霧不停飄動,人在其中,猶如已在仙境。約莫一個時辰之後,雲霧稍散,遠眺對面莽莽大山,雲遮霧繞,變換無窮,飄渺間,豈不是天宮仙境嗎!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7: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午後,太陽高懸,雲霧尽散,陽光暖暖的灑在身上卻一點也不感覺酷熱。午飯後漫無目的地漫步於這大山上的山村中,感受着藍天,白雲,青青的莊稼,明媚的陽光和溫柔的清風,尽享這山邨裏的閑情野趣... ...


      向日葵咋不像教科書本上寫的那樣向着“紅”太陽,而全是耷拉着腦袋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2-23 22:56 , Processed in 0.157746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