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干脆面

灌水太多!水牛都遭不住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生活型态”与人格是一体的两面,每个人的生活型态都是独特的,是基于个人信念,经由个人行为表现出来的蓝图。它可能形成正向或反向的行为结果。譬如:怀着“我要凌驾他人之上”信念的人,他知道如何去获取胜利;但也可能觉得没有机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而借着逃避、退缩的行为造成自我设限的现象,甚至有些人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以求取胜利。所以有些人会表现优异而对社会有所贡献,但有些人却以制造问题来危害社会、耸人听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至于构成孩子生活型态的要素,包括了遗传、家庭气氛和价值标准、父母管教的态度和方式等,甚至包括影响孩子成长中的自我概念、生活目标和种种生活挑战。了解这些因素将有助于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在孩子生活型态发展上所扮演的角色。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孩子用不当的方法企图获得注意力时,请父母忽视他,不要给他注意力,即避免造成负面的增强。而孩子只要在出现每一个良好行为时,都应该得到鼓励,表示“我注意到你的行为了”。直到正向行为变成习惯,则可以改为偶然的增强。换句话说,父母给予注意的适当方法,是在孩子没有期望得到注意时给予注意;主要的是把重点放在“给予”,而不是“获得”。长此以往,良好的行为会逐渐增多,不良的行为则会渐渐消失。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发现孩子在跟父母争取权力时,父母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怒气,可以离开现场,避免自己也陷入权立斗争中,让孩子个人去承受不良行为的后果,而后父母再找机会从旁支持、协助,提供意见与建议来争取孩子的合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面对孩子的报复行为出现时,父母要先照顾自己,尽量让自己不要过份伤心难过,整理思绪等待机会,千万不要以牙还牙,且要保持冷静、善意与耐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后,再重新建立亲子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表现出不适应或能力不足的孩子是极其沮丧的,他们放弃了继续努力以求成功的希望。此时周围的成人就更不该放弃,不但要完全停止所有的批评,而且要注意孩子的能力和长处,用最大的爱心、耐心和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对孩子的每一分努力改进,给予鼓励,即使是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也不可轻视。必要时也可寻求心理辅导机构或精神医学单位的协助。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青少年追求优越感,如果表现在学业、运动或是其它正向的活动上,多半都能深获父母的赞同。但是青少年若是过分的追求高人一等的行为,对青少年和同伴的关系,都可能是不健康的。而有些青少年更是利用毁灭性行为的方式来取得优越的感觉,如与人拼酒、抽烟、比别人更胆大妄为或无理抗拒父母老师的管教等,反而造成其成长上的阻碍。这也是父母所不乐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青少年通常是在外面寻求刺激、被同伴的接纳及优越感,当他们追求这些目标时,同时存在着也追求前面那四个基本目标,而他们最终目的要的是归属感。他会想要脱离家庭,建立一个完全属于他的人际关系;他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发掘本身的才能,并且重新评价父母亲;他会逐渐打破原先和父母的连结,另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父母亲而言,放弃多年来对孩子的呵护,面对子女要求自己作决定、自己行动的新局面,实在很难一下子说放手就放手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信任青少年有能力、有成熟的人格去处理事情和追求幸福?如果我们做不到,势必得面对一大堆的冲突和代沟。遇到这种情形,你不妨这样想:过去认真教育孩子的一些正确的价值观,早已深植在孩子的心中,并且相信他们能以这些观念和训练作为生活上的指标,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因为这并不只显示我们对孩子是否有信心,还考验着我们对自己的教育是否有信心。同时双亲也必须放弃用对待儿童的方式来对待青少年,建立一种“成人对成人”的新关系,相信在他度过青少年的尴尬期之后,就能够把早先父母所教的一些生活准则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父母首先要对引发情绪的事件重新评估,改变原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承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困扰、不协调只是彼此的意见不合、看法不一致,并非大难临头也不需要感到罪恶。当父母采取较合理的信念时,也就踏出反击情绪困扰的第一步,进而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也才能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对子女表达出慈祥的关爱与支持,提供子女一个健全成长的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6: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以下一些策略可以帮助父母发觉,并改变教养子女上不合理的反应,避免陷入无谓的亲子冲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4-5 11:36 , Processed in 0.32047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