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家佳圆

[游记攻略] 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景点,民族风情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与龙缸相距不到半公里,是一大型石灰岩溶洞。有前后两厅,前厅呈圆形,面积4800多平方米,高40多米,其雄伟轩敞,遍布纯白的钟乳石,极像龙王的起居用具,床、帐、镜、伞、壶、椅、凳样样齐备,造型生动,此外还有“天鸡报晓”、“游龙”、“飞瀑”等景观,似幻似真;后厅呈五边形,面积比前厅还大,能容上千人,洞壁呈波浪状,万顷波浪中,幻化出狮、象、龙、凤等形象,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飞,有的交颈嬉戏,千姿百态,令人惊叹。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家佳圆 于 2011-5-24 20:49 编辑










龙洞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沿着龙缸边绝路走过去,石壁上有一个天然石洞,人们称之为映月洞。因中秋之夜,洞中映射出明亮的月光,故名之为映月洞。映月洞,仿佛是一条时空隧道,一边连着悬崖,一边连着起伏的山林。穿过映月洞,仿佛走进了一片神秘的天地,又仿佛走进了桃花源世界。人们介绍说,映月洞的那边,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徐泽贵的故乡。

映月洞
发表于 2011-5-24 2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这是做啥子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石笋河自清水乡双河口而下,全长20多公里,两岸异峰突起,怪石嶙峋,山高谷深,风景如画。石笋河是永谷河的一段,而古老神秘的永谷河早已远近闻名,《水经注》、《华阳同志》等上都有关于它的记载。
  ·
  
   观赏石笋河,有两条路,都从双河口启程。双河口是湖北省凉雾山麓的永谷水与云阳荆子坎水的汇合处。一条是水路,从双河口至盖下坝,一条是陆路,翻过坡坎沟壑,穿过荆棘草丛,从双河口到花地坡。两条路上的景观各臻其妙。
  
   从水上观赏石笋河,冷冷淙淙的溪流声不绝于耳。河中山影朦朦,水波朦朦,变幻多彩,勾起人的兴趣。此处有“金洞喷珠”的奇观。只见两岸悬崖绝壁,群峰对峙,山崖上的小山洞里喷出一股清泉,在金色的阳光下飘逸而下,变成千万颗跳跃的珍珠,熠熠闪光。金洞顺流而下约5公里便到盆鼓崖,崖高300余米,直插云霄,崖壁上挂满奇形怪状的钟乳石。轻盈的飞天,妩媚的村姑,憨笑的罗汉,还有牛肝马肺,飞禽走兽……,千资百态,美不胜收。
  
   永谷河经过小鱼泉,再绕几个小弯,就到了山间宽谷——盖下坝。盖下坝占地2000金亩,依山傍水,美丽而丰饶。坝中孤丘耸立,茂林修竹掩映着一串小洞。这些洞被称为“峦子洞”。
  
   离开盖下坝,进入风光绮丽的老鸦峡。
  
   入峡300米,只见左边崖脚下有一溶洞,洞口大都没在水中,一头巨象的鼻子从洞里伸出来,悠闲地吸着水,这叫“象鼻嵌”。右边侧下方的山崖下也有一个溶洞,高20米,深10余米,洞下是从水中露出的区石,石上可容30多人,洞底有钟乳石似马头状,故叫“马嵌”。船过“马嵌”约300多米,即可看见“滚银翻雪”的“响水滩”,在滩口处登上右岸,岸边80余米处有一个幽谷,谷间相距不到5米,高约80米,在谷底向远处望去,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走近一望,仅一线峡天,危岩拔地而起,耸入云天,这就是有名的“龙折口”。
  
   “龙折口”对岸的“红岩洞”是猴群出没的老鸦峡。每当玉米成熟的时候,你可以在这里看到猴子辦玉米的场景。这里最大的一群山猴有100多只。当月白风清之夜,猴群中的一只老猴群中的一只老猴便偷泅过对岸,爬上高崖,警惕地四下张望,然后蹲在那里“放哨”。见平安无事后,便长啸一声。躲在这边由崖的猴子便一个接一个地跳进水里,秩序井然地渡河。它们游泳的姿态与人一样,摔臂拍打水面。有的幼猴不会泅水,老猴们或拉或骂,有的干脆将它们朝前甩,前面的老猴接在手里再往前甩,一个接一个,几下子就扔到了对岸,场面非常有趣。听这里的山民讲,山猴颇通人性,如果偷吃庄稼的狮子被人打死,猴子们便奋不顾身地来抢尸体。若不给,它们就会对人施以报复。拆屋毁园,甚至进攻牲畜。尸体送还后,猴子们就用爪子挖一个土坑,把死猴葬在那里,垒成圆形的坟墓,再插上一根长杆作“招魂幡”,其庄严肃穆的程度不亚于人类。
  
   龙折口的险滩叫“野猪塘”,因常有野猪塘,山势陡地变平,即进入“大龙门”,山崖如斧臂刀削,高250余米。沟边有一枚高60余丈的大石笋,孤标耸立,像一支大笔,顶端古松横斜,壁间藤牵萝绕,绿树丛中,还点缀着几朵艳丽的野花。传说玉皇大帝住厌了天宫,想寻找一个“天外桃源”,于是握笔描了一幅想象中的仙境,得意忘形之时,画被风吹走,飘落在这永谷河地方,不料仙境竟变成真山真水。玉帝惊诧不已,龙笔也从手中滑落。刚好插在河边……,所以,人们称这石笋叫“梦笔生花石”。
  
   神奇的传说,更为石笋河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从盆鼓崖到龙桥沟共10里水程,两岸峡石陡崖,森然肃立。峡谷中千百条古藤从山顶垂挂下来,拂着湛碧的水面,妙不可言,“寒涧流息,古藤终日垂”。
  
   从龙桥沟沿石笋河下行半里,这里溪水不流,清冽碧透,又一枚高约400米的大石笋冲天而立。晴空下,远远望去,恰似一位少女婷婷玉立,这就是有名的石笋塘,那巨型石笋人们叫它“龙剑倚天”。
  
   传说龙女被龙王抢走时,青年樵夫在后面追赶,他死死抓住了龙女身上的裙带,龙王大怒,抽出宝剑,一刀斩断了裙带,并将剑插在这里。一对痴心恋人就这样被拆散了。听着这动人的传说,那坚贞不渝的龙女令人肃然起敬,而“龙剑倚天”的得名,更使人如痴如醉。
  
   离开“倚天剑”,再往前走就是大鱼泉,它同5里外的小鱼泉都以盛产“羊鱼”而出名。这种鱼从山崖的泉眼中流出来,明代著名史学家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记载:“其头似羊,丰肉少骨,美于余鱼。”你若想饱饱“口福”,只要在洞中放只撮箕,不一会儿,就能捞到好几十条。河里还盛产甲鱼、乌龟等。这里的乌龟在古代就早已出名,被称之为“灵龟”(见《华阳国志》)。
  
   小鱼泉到盖下坝,还可以看到山崖间密布的溶洞群,有的在水底,有的在崖岸,有的悬在半腰,有待勇敢的探险者去揭开秘密。其中“五龙过江”、“凤凰下蛋”等景观最为迷人。你看,五条巨龙从山梁间蜿蜒而下,再从河底游过;右边山崖旁一石像敛翅的凤凰,身子下正有一窝雪白的鸟蛋……山回水复,更叫人心旷神怡。
  
   从双河口登山,沿着半崖上的羊肠小道朝北走,你可以尽情欣赏石笋河流域原始的天然秀色。山的峻峭,石的嶙峋,花的妩媚,树的婆娑,无不充满诗情画意。到处古松、古柏、冷杉、香樟以及野生的桃、梨等树木,还有漫山遍野的黄荆子,野葡萄,天麻、贝母、黄连……,那大片大片的树木闪着翡翠的光泽像波涛一样在流走奔泻,涌向石笋河。眼观山景,耳听天簌,真叫人意荡神摇。
  
   从“一群羊”朝北,奇峰怪石目不暇接,“天生佛”正襟危坐,高40余米,和“乐山大佛”一样雄伟;“赤壁金崖”高约800米,如一堵墙垣;“寨子峰”、“宝剑峰”崔巍而秀美,摩天接云。到了“鹅凤嘴”,山势愈来愈险,景色愈来愈奇。鹅凤嘴是一块伸向石笋河的突出的山嘴,上面是一小块平坝,站在这里,举目四望,只见群峰竞秀,怪石林立,“鸡冠山”、“玉笋山”、“骆驼岭”、“模盘梁”、“美女峰”……,峰峰如画,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盆景之中。到了“天家洞”,便可看见人工垒成的断壁残垣,像中世纪的城堡。悬崖上的山洞里伸出一口黑棺木,那是古代巴人的“悬棺”。这时,若回望鹅凤嘴,原来是一面孤壁,直插石笋河底,入河处恰似一道巨大的城门。这叫“天门石”。
  
   石笋河流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金猴、黄羊、獐子、鹿子等时常出没,还有锦鸡、黄鹂、鹦鹉、翠鸟、杜鹃等珍禽。
  
   美丽的石笋河,它集中了峨眉山的秀美,三峡的雄奇,剑门的险峻,青城的清幽,吸引了无数的游人,为云阳大地增添了秀色。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一年一度的冬天,上天就会为清水土家儿女献上一份礼物,那就是雪。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这雪没有鹅毛雪的轻柔,细细密密布满天幕,犹如无数白色小精灵在舞蹈,或交叉,或旋转,或垂直,她急急的随着轻风来不及让人们欣赏她的舞姿,已经落到地上,落到树上,落到房上.。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0: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土家人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服装美观。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缠镶花垂饰的头帕,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男装为对襟短衫,缠青丝头帕或者青色花边头帕。男子礼服多为金黄色,女子礼服有金黄色的,也有红色的。节日里,他们穿着土家族礼服,沉浸在欢乐中,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意。平日,他们穿着土家服装,唱着悦耳的山歌,走在田野里,走在山谷间。
   土家儿女栽种金黄的葵花,薰制外黑而内黄的腊肉。他们栽种玉米,把金黄的玉米棒高高悬挂在吊脚楼的栏杆上,把红辣椒挂在屋檐下。现在,土家新居呈现新风貌,青山绿水,黑瓦白脊,新式楼房。土家人烤制米酒、玉米酒,充满醇香。土家人喂养蜜蜂,蜜蜂采山间百花,酿造出金黄而甜美的蜂蜜。土家人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等。土家人爱跳“摆手舞”, “摆手舞”是流行的土家人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
  
  
土家儿女,朴实、聪慧、美丽、勤劳、热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同其他各族人民一起,建设这美好的中华世界,创造这美好的幸福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家佳圆 于 2011-5-24 21:07 编辑

       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在土家人聚居的地方,有专门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人叫“摆手堂”。位于酉水河畔的来凤县舍米湖是摆手舞的故乡。“摆手堂”的地坪用条石镶嵌,平坦光滑。正中间栽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或松柏树。“摆手堂”又叫“神堂”,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人们都要到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摆手舞是祭礼活动中的主要内容。
       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岩鹰展翅”等;有表现农活的“挖土”,“撤种”“种苞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打粑粑”,“擦背”等;有表现出征打仗的“开弓射箭”,“骑马挥刀”等。
  摆手舞的舞姿粗犷大方,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土家人用牛头、猪头、粑粑、米酒、腊肉等供品祭祀过祖宗之后就开始起舞,从天黑一直跳到天亮,有时甚至一连跳几个通宵。 还有一种在野外举行的大摆手舞,它是一种军功战舞,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少则几人,多则上万人,历时七八天不息。大摆手舞每三年举行一次,是军事战争场面的重演。跳大摆手舞集会也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商贸交易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4-4 16:00 , Processed in 0.08813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