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卡莱西

帐篷详解(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3: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隧道式,隧道式的外观如同它的名字,其设计着重点是通过在两端的支撑和拉力,构建一个拱顶型的空间,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尽可能的减轻面料和帐杆的重量,同时具有还不错的防风型,但是空间相对狭小和容易被积雪压跨是它的天生弊端,因此很多帐篷采取了圆顶和隧道式相结合的办法来尽可能扬长避短,另外,对于单纯隧道式帐来说,它很难具备free standing的条件,在某些环境下的搭建会带来不便。现代的隧道帐设计由于帐杆的可塑性,已不再是单一的园拱外型,可以是箱型、单杆中部支撑、双杆两端高低支撑等等,但总之它必须在两端借助外力加以紧绷。由于它在重量上的先天优势,很多super light级别的帐篷采用了这种设计。
隧道.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3: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屋脊式,也就是尖顶式,早期的徒步或登山帐篷由于杆材的限制,几乎全是这种结构。其特点为用一个或两个直支撑点配合外力将帐布拉开,它的重量可以做到最轻,构造也极其简单,两件方块雨布就可变成一个屋脊式帐篷。但同时在空间和防风性上的牺牲也是最多,甚至狭小的难以坐起穿衣服,对于使用者的搭建技巧也是不小的考验。现代的屋脊式帐篷几乎走向两个极端,一类是强调轻便机动的单人帐或应急的Shelters,另一类就是适合群体用的大型帐篷。
  
LUXE的ROCKET,可以用手杖支撑,甚至可以什么都不用通过挂树的方式搭建
无极.jpg

未命名.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3: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7 00:31 编辑

       关于帐篷分层的划分,毋庸多说,双层、单层大家都知道,但是一层半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另外在哪种环境下使用哪种帐篷,可能有些朋友也不是很明白,那么我就简单介绍下这几种帐篷的区别和用处。

        双层帐篷,顾名思义,帐篷分为内帐和外帐。这样的结构是帐篷厂家采用得最多的。它的好处很明显:当外层帐篷出现破损的时候,内帐仍然能起到避风的作用(防雨就不好说了,此项功能主要由外帐实现),如果帐篷搭建得好,在凝露的时候不用担心睡袋和身体与露水直接接触,露水会顺着外帐内面流到地面。所以双层帐篷很适合在空气湿度较大,雨量大的地方使用。

       单层帐篷因为只有一层,所以在空间方面往往不及双层帐篷,夜间鞋子,装备等物资要么放帐篷外边,要么就只有放在帐篷内,而不像双层帐篷那样可以放在内外帐之间。帐篷除了防水以外还得兼顾透气性,所以很多单层帐篷的面料在抗水性方面不尽如人意,就像我曾经用过的SD的大力神和BD的FIRSTLIGHT,两者都是单层帐篷中的极品,可仍然无法阻止雨水对面料的渗透。单层帐篷还有个缺点就是因为其结构注定了通风性相对双层帐篷要低,所以容易凝露,而露水会直接滴落到帐篷内。尽管如此,单层帐篷仍然具有双层帐篷无法比拟的优势:轻、易于搭建。所以单层帐篷多用于登山等极限运动上,当然,也可以用于干燥少雨的北方。高海拔地区和北方湿度小,所以不用担心降雨造成渗漏,也不用担心呼出的水汽变成露水而打湿睡袋。

        一层半帐篷,在市面上的款式并不多。所谓一层半帐篷,它是指帐篷的一部分为单层设计,另外一部分会在内部增加纱网,形成双层结构,这样既满足了轻量化的优点,又能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装备,BD的SKYLIGHT就是最好的例子,它的门厅部位就是双层结构,而脚部就采用的是单层。

可以登珠峰的强悍单层帐篷——SD 大力神
大力神.jpg

BD的SKYLIGHT,前厅部分是双层设计,内有纱网,后部为单层设计
SKYLIGHT.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3: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6 23:56 编辑

       关于free standing,也就是自立帐,意指无需通过拉绳、地钉或其他外力支持便可搭建成功的这类帐篷,好处无用多说,只要是个平地就能搞定,不用操心是在草地、沙地、硬地、甚至花岗岩上。自然它是休闲帐篷的首选,但是,通常自立帐都是圆顶式,如果你打算为你的长途穿越减轻负重而选择隧道帐或屋脊帐,那么,锻炼一下动手能力,培养在任何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搭建和加固帐篷的野外技能,不仅是必需的,也是非常有乐趣的。说白了,装备的问题并不只是简单的钱的问题,从一个人装备的选择很容易看出他的户外经验、素质和风格。

       罗嗦了这么多关于帐篷结构的分类,并不是希望每个人就此被概念搞的晕头转向或是成为装备狂,实际上,了解帐篷的构造特点,是为了在眼花缭乱的市场上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是被广告牵着鼻子走。根据自己本身的需要,针对产品的特点,你会找出最关注的性能点,然后次之,采用优选法,最终才有满意的结果。举例来说,我把帐篷的主要性能简单分成重量、空间、防风雨性这三个点,它们之间起相互矛盾和制约的关系。如果是三口之家的自驾野营,那么无须在重量上做出妥协,选择空间足够大,防风雨性足够好的free standing的圆顶帐篷即可。如果是高山使用,那么我会按照防风雨性、重量、空间来排序,选择圆顶或隧道混合帐。对于长时间的中低海拔徒步穿越来说,重量就不能不放在第一位,隧道帐或屋脊帐就是好选择。另外,帐篷的一些设计细节也可以帮助你做出选择,比如通风性的良好、门厅有否或空间大小、门的设置方式、甚至颜色和外观等等,可以根据实际个人习惯和爱好来加以判断。

       如果你对户外运动有持续的高烧和一定的经济能力,无疑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储备不同的帐篷是最好的办法,但在目前国内的户外环境下,绝大多数的户外爱好者都只拥有一个帐篷,找到自己的最主要需要点,相信不难做出选择,只是需要记住,一分钱一分货



发表于 2011-4-17 00: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斑猪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三、细节也很重要
       帐篷设计中的大大小小细节直接影响到你使用帐篷的感受,一顶细节出色的帐篷一定是好帐篷,反之亦然,这里补充一些dreamerz同学没有提到的设计细节。

        尺寸:到底多大尺寸的帐篷才够用,或者舒适。根据国家标准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18-60岁间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7.8CM,女性为157CM,男性肩宽为43.1CM,女性为39.7CM,坐高男性为90.8CM,女性为85.5CM。通常休息时,2.5倍肩宽的宽度可以保证躺卧时的舒适性,但是,对于徒步帐篷来说,睡的如此奢侈而不考虑帐篷的重量是不可能的,那么,要保证在睡袋中能顺利的翻身,宽度60CM几乎是一个极限数值。对于绝大多数的帐篷来说,其侧壁是倾斜而非垂直的,如果使身体不至于紧贴侧壁,宽度就要达到80CM。因此,可以说,一顶还算舒适的单人帐底边的宽度在80-90CM间为宜,对于双人帐来说,由于可以有公用的空间,宽度在120-140CM间为宜。长度的考虑不只是身高的考虑,你必须计算入倾斜的底边所浪费的头尾尺寸,另外,如果要在帐内堆放背包或装备,你必须拥有额外的长度才够用。这样看来,200-220CM是比较合理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非常聪明的帐篷设计,将底边与地面拉成垂直,就是为了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高度是个需要仔细斟酌的数据。通常来说,更高的内帐意味着更大的活动空间也同时意味着防风性的削弱和重量的全面上升,但如果一顶帐篷连坐起穿衣的空间都无法保证,那实在是令人难以舒适。同时,由于结构的区别,圆顶式帐篷内100CM的高度可以让人心情舒畅,而在隧道帐或屋脊帐中,这个高度可能仍然令你非常压抑,坐起后感觉脑袋处在内帐的包裹中。聪明的帐篷实际常会在坐起的脑袋处架上一根多用的支梁,就是为了使你坐起后有充分的头部活动空间
未命名.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0: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7 00:39 编辑

       门厅:对于刚接触户外的一些朋友来说,门厅的设计似乎纯属多余,它增加了重量也不是很方便设置。但拥有门厅第一是方便堆放和取用背包和装备、鞋,第二适合在恶劣天气中做应急厨房使用,第三,在雨雪中进出帐篷有一个合适的缓冲地带不会弄湿内帐,第四、通过巧妙的设置,门厅可以起调节空气流通的阀门作用。第五、多用途的门厅设计可以改变进出方式或做遮阳蓬使用,总之,越是复杂恶劣的环境,门厅所发挥的作用越大。门厅的设计通常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加辅助帐杆单独延伸出空间,这样的好处是得到大而实用的空间,但重量会增加很多,通常适用在没有门厅不可的高山帐上。另一类是利用帐篷原框架的自然延伸,通过地丁或拉绳斜向构造出空间,但这个空间的大小有很多限制,拉的过小,由于倾角的关系,几乎没有实用价值,而拉的过开有可能影响防风性,增加过多的重量,另外考虑到需要一手在帐篷内支持,另一手拉开门拉练,因此延伸的最远距离不宜超过60CM。

MSR的VELO,超大门厅,门厅内可以并排放下两辆自行车

   VEL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窗:在帐篷上设置气窗主要是帐内空气循环考虑,窗的位置和设置方式对透气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会采用支开小雨帽的方式,简单易操作,或者采用辅助杆形成屋檐式结构,透气面积更大更易调节。对称式的窗口更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当冷空气从帐底透过外帐缝隙钻进帐篷后,推动暖空气向上,因此,气窗的位置越高,其通风效果越好。有些帐篷会设置透明PVC材料制作的观察窗,但在寒冷的天气,由于内外温差的关系,起雾或结霜会使其几乎失去作用。
  
应用于MHW WAYPOINT 2的“CrossFlow”通风设计
MHW.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0: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内部:

       在内帐的侧壁上甚至顶上设置众多的口袋和网兜,无疑会给你身边各种繁杂的小物件带来方便。在顶上设置挂点,还方便使用吊锅或挂上头灯。但值得注意的是,挂点和网兜的设置也并非可以随意设置,在杆的交错受力关节处设置,放进适当重量的杂物,会促使杆间受力更均匀,帐篷重心更低,更稳固和防风性更好。

       帐杆的悬挂:帐杆的悬挂固定可以有两种方式,通过设置搭扣来快速固定,它简单方便,一个人也不难操作,或者将帐杆从预设的穿插孔穿过,形成自然的拱梁,它可以使帐杆固定更稳固,受力更均匀,但操作不是很方便。因此前者多用于普通的三季帐篷,对防风性要求不高,后者多用于四季帐或高山帐,要求更稳定。但也有例外,有些帐篷,例如MHW的高山帐,几乎清一色大量使用快扣固定以保证极端环境下戴着手套操作的灵活快速,而LUXE系列的帐篷,很多采用了双悬挂以做到最大可能的季节通用性。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7 00:46 编辑

拉链:如果想快速方便操作,尤其是戴手套的情况下,那么大号的双头拉练是必需的,当然最好是YKK的。

营脚:对于外帐的支撑点,它应该是可通过三道粱调节长度以适应外帐的绷紧度,可以在恶劣天气尽可能的拉低外帐,或是在好天气留大空隙,并通过快扣或挂钩和同样可调的内帐帐脚结合。不过对于普通三季帐来说,由于环境变化的相对单一,不可调的营脚也基本够用。

地钉:最好是高强度硬质铝合金地钉,如果是普通的钢制地丁,十几颗地丁的重量就接近一副轻量化帐篷的杖杆了,如果是普通的铝合金地丁,强度方面会受到极大考验,估计看这个帖子的兄弟,大部分都有打地丁时一石头砸下去就弯掉的经历。

风绳:风绳最好要细(重量轻)而结实,并且带有荧光,能够在夜间被头灯或电筒一照就能反光,避免同行的朋友被你打的风绳所绊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2-26 02:38 , Processed in 0.09645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