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81|回复: 36

帐篷详解(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6 22: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6 22:33 编辑

       以下帖子原名为:点说帐篷、点说帐篷之狗尾续貂,作者分别为dreamerz同学及grayknight同学N年前的原创,两个帖子就帐篷的面料,帐杆,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里面很多内容到现在仍然有效。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我将其转发至此,综合在一个帖子当中,并对里面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红色部分为我增加的内容)。希望能给各位兄弟姐妹提供参考,让大家对帐篷有更深入的了解:

发表于 2011-4-16 22: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终于坐沙发
发表于 2011-4-16 22: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发表于 2011-4-16 22: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2: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6 22:48 编辑

一.帐篷面料

相信没人在选购帐篷的时候不注意它的质料,今天的帐篷广告一般都会详尽标出外帐、帐底甚至内帐的材料,你能看到190T、210D、牛津布、PE底、PU等等各种让你不知所以的材料,而在几十年前尼龙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帐篷材料都是经过防水处理的帆布或橡胶雨布,尽管能满足防风雨的要求,也足够结实,但是它们非常非常可观的重量使得那个年代徒步的驴的肩膀吃了不少苦头,当时的习惯做法是每人背一块帐篷布或方块雨披,搭建时再拼合在一起,以相对减轻重量。那么在轻且坚固的尼龙材料广泛应用的今天,让我们看看什么样的尼龙才最适合你的帐篷。
首先解释两个专有名词,D和T。
  
D、旦尼尔=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实际上你并不需要记住什么公式,它实际上是表达了单位长度内丝线的重量,比如说很多背包底部面料用的是杜邦的1000D尼龙,它的密度非常大耐磨很好,那么,在背包的其他不太容易磨损的部位,材料就可以是600D或420D尼龙,它们的相对密度就要小一些,D前的数字越大,表示其同样面积的布料就更重一些。通常的帐篷选用150D或70D的尼龙,兼顾成本/重量/耐磨性,但在一些高档的super light级帐篷上,例如MHW的Annapurna,使用30D、40D的面料以最大程度减轻重量(注:本文因为创作于2004年,所以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发展,现在70D的面料已经被各个帐篷品牌普遍采用,很少用到超过100D的面料,一些超轻量化帐篷甚至采用了15D或20D面料),代价是成本的大幅上升和相对耐磨性的降低。
  
帐篷面料中的T,一般指涤塔夫(polyester taffeta),是种尼龙,仿丝绸面料,一般用做帐篷的外帐和内帐,轻且坚固,例如190T,前面的数字则表示 1英寸(2。545CM)内经纬纱根数(密度)的和,实际上是个密度单位,你同样可以简单的认为,T前的数字越大,那么相同面积的布料就越重。对外帐来说,考虑到其恶劣环境中的易破损性,应注意其是否采用防刮(ripstop)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成小方格型编织,即使破损一个点,不会在强风中越扯越大。

现在很多帐篷为了减轻重量,纷纷采用轻薄的涂硅面料,这种面料具有较强的防拨水功能,当雨滴或水滴落在面料上时不会像普通布料那样渗透,而会像荷叶上的雨水一样凝成露珠状然后很快滑落,从而提高抗雨效果。但是这种面料也有一个致命缺点,紫外线的照射对它的破坏程度很大,使用时间久了以后会造成硅熔化,从而降低防水性。一些使用很久的二手帐篷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图为210T nylon ripstop  
210D.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2: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6 23:39 编辑

牛津布(oxford)是一种仿棉织物,质地柔软光滑且耐磨,通常用作帐底,所以通常帐底标示为XXXD nylon oxford。

PE 指聚乙烯或乙纶,成本较低,防水,无需压胶,所以被很多低价帐篷用做帐底,外观类似小方格的麻袋布,缺点是频繁折叠后容易开缝导致渗水,不是很耐用。

PU 指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或氨纶,通常用做防水压胶的表示,无论是涤塔夫还是牛津布本身都不具备防水性,必须经过压胶处理,数字表示耐水压的数值。例如PU 2000mm,表示可以低于2000mm的水压下不会发生渗漏,厂家在测试时将帐篷布夹在一个圆形套件上,然后用电动方法对水加压,当第三滴水渗出帐篷时,这时的水压值就是防水值。那么2000mm水压是什么概念呢?通常雨伞的防水能力是PU 1000mm,如果帐篷外帐压胶水平低于这个数值,基本可以认为在大雨下是一定会发生渗漏的。如果要保证帐篷防风雨的可靠性,考虑到压胶的磨损性,外帐压胶是不能低于1200mm的,而帐底由于要承受人卧上去的重量,因此压胶要求更高,通常至少应该在2000mm以上。另外新出厂的帐篷外帐通常会要做防泼水处理,而其防水的能力会随着防泼水剂的磨损而逐渐消失,有些厂家会借此为降低成本而降低PU值,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帐篷买来时防雨良好,用过几次以后便失去防雨性的原因。

直到现在,一些几十百多块钱的帐篷仍然在采用PE底,这样的帐底,用不了几次就会坏掉,如果是在寒冷天气下使用,破坏掉的速度更会大幅度提高
  
图为类似麻袋片结构的PE底
PE底.jpg


        为什么不用GORE-TEX或类似的防水透气材料做帐篷?相信这是很多人会问的问题,GORE-TEX的防水能力达到20000mm,且具备透气性,可以因此省略内帐,减轻帐篷重量,岂不是很好吗?但是GORE-TEX材料的帐篷至今只有寥寥几款,有人认为是出于防火的考虑,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帐篷尼龙都是极易燃烧的。是出于成本吗?对于花费动辄数十万美圆计的专业登山队来说,一顶几千美圆的帐篷也不算太贵。某户外品牌的创始人告诉过我他的亲身经历——当他带着自己设计制作的GORE-TEX帐篷在克什米尔地区旅行时,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几乎睡在冰窟里,结霜过于严重,GORE-TEX材料的确可以有效排出人身体排出的湿气,但不要忘了,通过嘴巴和鼻子排出的湿气要远远超过身体所排出的,GORE-TEX的透气速率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这正是只有GORE-TEX服装而没有GORE-TEX帐篷的根本原因。当然出于极端的考虑,一些高山单层帐采用了防水透气的Epic、CONDUIT、ToddTex等材料,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MONT BELL的GORE-TEX® Alpine Dome #2  帐篷
MONTBELL.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3: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6 23:30 编辑

二。帐杆
  
       杆的主要用处是为了支撑起内外帐,挡风避雨,帐杆是帐篷的骨架,重要之处不言而喻。所以竿要求韧性好,弹性高,不宜折断。好坏区分也主要在这上。平时我们讨论帐杆并不多,但它的选择大有学问,对一个帐篷的性能好坏起到很大的作用。

    不少山友偏爱Easton(www.eastonpoles.com)的杆,觉得它是最好的杆(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个人有不同的看法。Easton的杆当然是很好的东西,自然有它的SUPER FANS,但同样它也有有力的竞争对手,面对商场,每个品牌都会有自己的着力点和市场定位,要分个高低并不容易。Easton是名气很大的牌子,而DAC(www.mypole.com)似乎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本文会拿Easton和DAC做个比较。

    先说说帐杆选用的铝材型号。我们经常说的有7001、7075甚至7178(相对国外品牌而说,因为目前国内品牌中只有极少数在产品数据中标明其帐杆出处及具体信息),就铝材型号来区分,它们的确有价格上的差别,但并不表示它们有档次上的高低,因为这个型号名称不是用来分级别,而是表示其不同的物理性能!
  
    7001总体上强调韧性!由于Cu、Mg、Zn的含量不同,7001表现出来的是较强的柔韧性。在被毁坏的帐杆中,7001往往是被压力弄弯,但很少被折断,尤其是在高寒高压的环境下!它是现在使用率较高的帐杆铝材,由于它的硬度、柔韧性及有优势的价格,令其有最广泛的使用范围,并且被几乎所有我们熟悉的国际品牌的大多数产品采用。我们也可以顺便看看世界知名的山地车品牌,他们采用的铝材基本上也都是7001,为什么呢?还是韧性好的原因!而它的主要缺点就是相对于7075硬度不够、偏重!(DAC 7001 T6可承受的压力是98000 PSI)
  
    7075甚至7178铝材就是具有更高的刚性硬度、更轻的单位重量,所以在高端产品、要求轻质的产品上较多看到它的影子。而它的缺点一是较高的价格,二就是不及7001柔韧性好。曾经在MHW的产品上发生过这样的现象:帐杆在高寒大风环境下发生突然断裂,形成了明显的裂口,于是外帐被马上撕裂。说白了就是因为7075太“脆”造成的!(Easton 7075 E9可承受的压力是96000 PSI)
  
    虽然说一个帐篷的抗压性能和铝材有很大的关系,但结构上的不同也有很大影响。7075一般少用于帐杆数较少、结构简单的帐篷,因为更多的帐杆在结构上大大增强了帐篷的稳定性,在压力下对单一帐杆的影响被分担,所以如极地Basecamp、传统攀登方式使用的4-5杆的高山帐这一类在结构上可以弥补柔韧性问题,但又要求降低重量的产品就会乐意采用;另一方面,如果该帐篷不是用于如高海拔地区如此高寒大风情况下,那么7075甚至7178等铝材的柔韧性是不用担心的,完全可以胜任使用上的要求(如普通四季帐、三季帐),而且更容易体现其重量轻的优点!讲了这么多,并不是说7075就只能用在复杂的大家伙上,许多品牌中也有结构简单的双杆冲锋帐使用7075(这里指的是最简单的蒙古包型),那么产品设计师们不是在冒风险吗?他们是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采用内壁更厚的(如T9)或直径更大的帐杆,以此来解决柔韧性上的问题,这也是被我们不太注意的一个方面!!平日使用的铝杆大多为8.4mm、8.5mm、8.84mm,在冲锋帐上就可以使用超过9mm甚至11mm的。这类产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如自行车旅行、野外竞技活动、疯狂追求轻质的人,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满足坚持阿尔卑斯式攀登的Mountaineers,做他们的冲锋帐甚至是包里不轻易拿出来的求生帐。同样7001的铝材更加广泛的被应用于高山帐,当面对高压时,也是通过采用直径较大的帐杆来解决强度问题,这样的产品如果结构复杂,通常是不太强调重量的类型。

    DAC是韩国著名的合金铝材制品生产商,其生产的帐杆在业内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上面提到的SierraDesigns、MSR、Marmot、BD、Kelty、The North Face都是DAC的客户,有的全线产品都采用DAC铝杆(详细资料可参考官方网站或相关资料)。DAC铝杆普遍基于7001材质(同样也有基于7075材质的产品),有较好的柔韧性,常见的型号有Featherlite、Featherlite SL、Pressfit、DA17,铝杆直径方面也有很多选择。打开Easton的官方主页,上面标有四家合作伙伴:Mountain Hardwear、The North Face、SierraDesigns、Bibler,其中只有MHW全线产品采用Easton铝杆。SierraDesigns有一款4 Season Basecamp采用7075 T9;获得Backpacker 2004 EDITORS'CHOICE的新款Lightning Tent采用Easton carbon 8.84mm碳杆;TNF在Expedition系列中有所采用(大部分是“strength-to-weight”系列的7075-E9),而经典的VE25及M25也选择了DAC Featherlite SL 9mm铝杆。MHW关于Easton帐杆的官方描述:“精 心 挑 選 的 美 國 Easton Pole Mountain Hardwear 採 用 不 同 粗 幼 的 營 柱 來 配 合 不 同 大 小 的 營 幕 。 大 部 份 營 幕 都 使 用 7075 E9 型 號 的 Easton Pole , 由 鋁 合 金 造 , 堅 硬 且 有 彈 性 , 可 抵 受 96000 PSI 的 拉 力 , 而 且 營 柱 表 面 還 塗 上 特 別 防 氧 化 塗 層 。 而 2001 年 的 新 Superlight Tents 更 選 用 Easton 新 科 技 製 成 的 超 輕 7178 Poles ”。

    尤其通过近些年的市场竞争,Easton在帐杆市场上的份额有近一步缩减,DAC却被各品牌普遍接受。这两家对手采用的材质、技术、结构等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公司规模不同,市场、客户定位也有所不同,可谓各有千秋各有侧重,仅从单一的技术性能做比较就显得有些牵强。

DAC帐篷杆
    DAC.jpg

LUXE一直采用的韩国YUNAN杆
YUNAN.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3: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以这么多国外知名品牌做例子,是因为他们都有稳定的品质及市场口碑,又可以查找到详细的资料,但这都只能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毕竟这些品牌的产品大部分都无法在国内市场上买到、距离我们太远,而且较高的价格必定属于我们的高端市场,份额较小。我们的经济水平及消费能力注定了国内品牌的产品会成为主宰力量,就帐杆来说普遍采用的还是玻璃纤维杆,但“铝杆”概念在大家的意识里越来越强,不少商家的铝杆帐也越来越便宜。玻璃纤维杆技术含量低,并无太多可探讨的方面,关键在于生产厂家的质量控制。

       铝杆却完全是另一个概念,属于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业产品。现在国内品牌的帐篷有的标明是国产铝杆,有的是韩国铝杆,而“韩国”两字已经好象GTX一样成为卖点,究起根源还是因为韩国多年的代工经验,积攒起了高档次的生产水平,在性能质量上都比较有保障!帐杆属于较高技术金属产品,对生产的要求很高,国内帐杆的加工水平和韩国的大厂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他们的铝杆不光在材质方面有保障,电镀、打磨、抛光等工序也非常讲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韩国大厂的铝杆和国产杆放在一起比较,我的一点实际经验:1、感觉杆子很硬,半米的长度想徒手把它捭弯很困难,一些国产铝杆就很容易用手弄弯;2、韩国杆子接头处打磨光滑、电镀颜色均匀无脱落,一般情况下每节长度较国产的短。

       韩国帐杆是有品牌效应的,但我们绝不应该简单的归纳!国外品牌一般都会标明自己采用的帐杆厂家出处,因为即使是韩国的帐杆,也有出自大厂、小厂之分,水平上也是有差距的。

        国产铝杆和韩国高质量的铝杆是有差距,似乎国产的东西又是很烂!但不要忘记,这两者间有着巨大的价格差异:一套好的韩国铝杆的价格可能够我们买一顶国产铝杆帐了!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要求、了解自己手中的装备,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国产铝杆平易近人的价格是符合我们的市场需求的,让大部分人在不超出自己预算的情况下就能用上铝杆帐,这样的性价比是相对同价的纤维杆帐有很大提升的!所以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国产铝杆同样有自己的FANS因为便宜万岁!不必冒老外之名踩低自己,因为长期这样好的国货就要遭殃了,那我们自己的东西又何来出头之日?!

       在挑选帐篷的时候,帐篷杆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东西,其实,稍微像样点的帐篷杆肉眼看上去必须没有什么什么毛刺,杆身的涂层比较均匀,管壁比较均匀,这些细节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一些大品牌为了进一步减轻重量,甚至推出了碳纤维帐篷杆。碳纤维材料的具有同重量下强度最高,同强度下重量最轻,可塑性极强等优点,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价格昂贵,同样是MSR的HUBBA造型帐篷,HUBBA的价格在1900左右,而采用碳纤杆的,价格要比HUBBA贵上好几百;单点抗极压能力差(如尖锐物体的刺入);钢性不足(只相比某些金属);成品娇气(对极高温,极低温,日光暴晒等对寿命影响较大);材料抗疲劳能力差(专业强度使用2年后的车架就必须更换);材料强度不均匀(在塑造异型的压磨过程中可能部分的地方强度较低,这和塑型模具的精度,碳纤材料的填充密度有一定人为关系)等等~~~所以,我对碳纤维的产品,不管是帐篷还是手杖,我都持保留态度,为了追求那一点点的轻质使用得提心吊胆,并且还得花高价,我个人认为不值得。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3: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忘记说了,除了上面提到的铝合金,碳纤杆外,还有在低端帐篷上使用得最多的玻璃纤维杆,简称玻杆。这种杆价格非常便宜,这是它最大的优点,但是缺点在于自重大,并且在长期反复使用,和在低温状态下使用很容易失去原有的弹性而开裂,有时还因此折断!所以基本上玻杆只会使用于两三百元以内的帐篷。

       另外据说高端帐篷中有采用钛合金杖杆的,我还没有见过实物,也没有去查询相关资料,估计即使有,用得也很少,价格也会极其昂贵,就不在这个地方多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23: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卡莱西 于 2011-4-16 23:55 编辑

三、帐篷结构与选择

      简单的来说,万变不离其宗,帐篷变来变去总是那几个基本框架结构,从外型来看,可以分成圆顶式(DOME)、隧道式(TUNNEL)、屋脊式(HIP)、从搭建方式来分,可变为自立式(free standing)和非自立式(non free standing) ,从层数来分可分为双层、单层、1层半
  
       圆顶式也就是一般称的蒙古包式,算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结构,它们可以提供良好的防风性和较大的空间,不易积雪,搭建方便快速,从最简单流行的两杆十字交叉到三杆的青蛙帐再到复杂的4杆甚至以上的帐篷,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杆与杆之间的交错受力自然完成空间支撑,当外力如风作用于1点或者多点时,将其应力自然分散,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风性,大多高山帐都是这类设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圆顶式也不失为四季通用的好选择,对于现代的设计来说,其着重点是如何在防风性/重量/空间三者间达到最好的平衡。

圆顶式帐篷

圆顶.jpg
蒙古.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2-26 01:58 , Processed in 0.095713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