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干脆面

文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夏朝衰落时,大禹的后代褒之二君 [1]  化作两条龙,出现在夏帝孔甲的宫廷内。孔甲听说刘累曾学养龙于“豢龙氏”,就命刘累养龙,因刘累养龙有功,孔甲赐他“御龙氏”,后来一龙死,刘累将其制成肉羹献给孔甲帝,孔甲因之味美,命令刘累再献,刘累因惧怕龙死之事暴露,,遂迁到中岳嵩山南侧的尧山(大龙山,又名石人山)东麓,河南鲁山县昭平湖地区(今河南鲁山),在此垦荒渔猎,最后卒葬于此,刘累子孙后来便以刘为姓,成为我国刘姓的最早起源。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绿松石龙形器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也代表着中国龙的形象在”中央之国“、“华夏第一都”的最古老发现,更有力的实证了华夏儿女永永远远都是龙的传人。这一中华神龙的出世表现了在神秘莫测的自然界面前,华夏民族的祖先以龙作为图腾崇拜,龙那真实而又虚无的形象,逐渐演化成为华夏儿女的民族信念和精神象征。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中央之都,中央之城”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这样完整的龙形器,证明早在夏代的时候,先民们已经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来崇拜。从1987年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塑龙图,到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到商周礼器中的双龙龙纹等,可以清晰看到中国龙的形象一脉相承,进一步证明中华龙文化的源远流长。本着严谨的角度来看,夏朝以及其都城确实还未发现能证明自身的系统文字。但根据二里头遗址范围以及都城规模来看,其所在地区为上古三代中原王朝统治中心地区,其代表的王朝,若不是史书记载的夏朝,那是其他王朝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新世纪以来的钻探与发掘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北部为今洛河冲毁,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估计原聚落面积应在4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微高地,分布着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一般性居住活动区,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的小型墓葬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遗存在遗址中东部区域有广泛的分布,文化堆积范围逾100万平方米。由于破坏严重,它究竟属于一个大型聚落抑或是由数个聚落组成的大遗址群,尚不得而知。这一时期的遗存已显现出不同于嵩山周围同时期一般聚落的规模和分布密度。遗存中已有青铜工具、象牙器、绿松石器等规格较高的器物和刻划符号发现 [6]  。此期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已是较大区域内的中心聚落。从聚落时空演变的角度看,作为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的二里头在伊洛平原的出现具有突发性,而没有源自当地的聚落发展的基础 [7]  。如此迅速的人口集中只能解释为来自周边地区的人口迁徙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关于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意见。一是二里头一期至四期均为夏文化,四期的部分时期或者全部为夏遗民遗迹;另一种意见认为遗址的第一、二期是夏文化遗址,第三、四期是商汤都城的遗址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一般认为第一、二期是夏文化遗址,第三、四期是商汤都城的说法是受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的影响,因为根据2005年、2006年中国考古学院利用系统测定法,将二里头遗址的碳14测年限制在前1750年~前1500年(绝大部分测定的时间落在了前1730年~前1720年之间),这样第三期的上限就是前1600年,四期就是前1560~1520年,但是由于二里头的一期起步,二期发展,三期繁荣,四期衰落,一到四期连贯发展,中间没有断层,所以二三期作为夏商分界点不合适,很显然夏商分界点在四期,这样结合《古本竹书纪年》商朝共29王496年(两汉都不止12帝,但是史书上都是用前汉十二帝、后汉十二帝来介绍两汉皇帝,对于商朝少了一王,可能是传抄的失误,也可能是有一王不被承认)从前1046年商周分界上推496年到前1542年,正好落在了四期中间,非常符合二里头遗址考古的遗址,所以二里头意义非凡,既可以找到夏朝自太康到夏桀共12世15后的夏邑遗址,也可以从中找到夏商分界的合理年代。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洛阳偃师商城遗址,为商代西亳城的遗址,夏商文化界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偃师商城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都邑级遗址,为商汤灭夏后所都,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1983年春在配合基建工程中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多次发掘。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的系列测年数据,其始建年代被推定为约公元前1600年;偃师商城第三期早段的年代被推定为公元前1400年前后,则这座城址由兴到废经历了约200年时间。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
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1215米~740米,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城址内发现有城门、道路、宫殿、居址等遗迹,并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从已发现的遗迹来看,偃师商城内既有大型宫殿建筑,又有军事防御设施,具备了早期都城的规模和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殷墟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
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楼主| 发表于 2019-3-8 2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公元前15世纪前后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都城遗址,发现宫殿区和大规模铸铜遗址,被称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11-24 16:08 , Processed in 0.09724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