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干脆面

一阵乱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灌水重罪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生物分类法,又称科学分类法,是生物学用来对生物的物种进行归类的办法。现代生物分类法源于林奈(Carolus Linnaeus)的系统,他根据物种共有的生理特征进行了分类。在林奈之后,根据达尔文(Charles Darwin)关于共同祖先的原则,此系统被逐渐改进。近年来,分子系统学应用了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组DNA,正在大幅改动很多原有的分类。生物分类法属于分类学以及生物系统学。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卡尔·林奈的巨著《自然系统》(拉丁文Systema Naturae)在其一生中被改编过12次(1735年第一版)。在此书中,自然界被划分为三个界:矿物、植物和动物。林奈用了四个分类等级:纲、目、属和种。林奈所建立了用于命名所有物种的学名的方法,并沿用至今。在林奈之前,命名一个物种需要很长的包括许多单词的名称,其中包括了对物种的描述,并且这些名称不固定。林奈将物种名称统一成两个字母的拉丁文名称,即学名,由此分开了命名法和分类法。这种生物命名的方法称作双名法,具体命名办法和书写规则参见双名法条目。目前,命名法由命名法规(Nomenclature Codes)所管理。命名包括了不同等级的分类单元的名称。尽管在汉语中,各物种及分类单元有对应的汉语名称,但在学术上为了方便交流和避免一物多名或一名多物的问题发生,所有国家仍通用拉丁语的命名法,物种的学名也专指双名法的名称。拉丁语的好处在于,它基本已经是一种“死”的语言,不再用作口语,因此相对稳定。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卡尔·冯·林耐(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曾译林奈、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内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一般以拉丁化姓出现,所以又常被称为卡罗鲁斯·林尼阿斯(Carolus Linnaeus,英文音译卡罗勒斯·林尼厄斯),瑞典自然学者,奠定了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出生于有北欧花园之称的斯堪尼(Skane),林耐的父母本来打算让他如他父亲和外公一样当教士,但林耐不感兴趣。小时候的林耐学校成绩相当差,虽然他在生物学的成绩有杰出的表现,但因为其他科目不及格,遭到学校退学。林耐对于小时候上学的印象是:“……处罚,不断地被处罚,教室是最令人坐立难安的地方……,如果能够有所教室,是在森林中漫步,是在小草中打滚,不知道有多好?”林耐对植物学很感兴趣,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引起了当地一个医生的注意。他将林耐送到隆德大学,一年后林耐转入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1739年他与一个医生的女儿结婚。两年后他在乌普萨拉大学获得一个医学教授职位,但他很快就将这个职位换成了一个植物学教授职位。他继续他对分类学的研究,并将它扩展到动物界和矿物上。虽然他对矿物的分类今天看起来很奇怪,但当时对林耐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对自然分类的方法。1741年瑞典国王颁布:林耐为全世界第一位专教植物学的教授。1775年林耐被封为骑士。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林耐身处的世纪,也正是欧洲的大航海世纪,许多航海归来的生物学家和博物学家带回世界各地的动植物,并用自己的喜好为之命名,造成一物多名,或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5: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林耐在乌普萨拉大学其间,发现花的花粉囊和雌蕊可以被作为植物分类的基础。他将此发现写成一篇短论文。这个发现为他提供了一个非常教授的职位。1732年乌普萨拉科学院资助他去瑞典北部的拉普兰考察。到那个时候为止,欧洲人对拉普兰还一无所知,在这4600英里的土地上,林耐发现100多种新种植物,1737年林耐将他对拉普兰植物世界的考察写成一本书发表,在这本书中,林耐首次发表了以植物生殖器官进行分类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5: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1753年林耐发表《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采用双名法,以拉丁文来为生物命名,其中第一个名字是属的名字,第二个是种的名字,属名为名词,种名为形容词,形容些物种的特性,或可加上发现者的名字,以纪念这位发现者,也有负责的意思。林耐用这种方法帮植物命名,后来他也用同样的方法为动物命名,此种命名法也一直延用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5: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此后林耐开始了他对欧洲大陆的科学访问。在荷兰时他第一次将他的分类学手稿《自然分类》(Systema Naturae)给别人看。其中他放弃了过去混淆不清的命名法,引进了一直沿用至今的双名法如“Homo sapiens”。属以上的分类也被给予清晰的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16 03:45 , Processed in 0.08833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