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fenglingling909 于 2012-10-21 15:46 编辑
下午,汽车正沿着青藏公路行进。突然一片生机映入眼帘。黄绿相间的庄稼、错落有致的房舍、悠闲吃草的牛羊、忙碌晃动的人影、不算整洁的街道……什么都有了。
大地像变戏法似的,一切来得是那么突然,在荒漠中真是难能可贵,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就是素有柴达木“绿洲”之称的都兰县。
都兰,蒙古语意为“温暖”,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以汉族为主,有藏、蒙古、回、土等少数民族。全县总面积4.527万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5536米,最低海拔2677米,有大小河流40多条,109国道贯穿全境。
都兰县是一座古老的城镇。早在1500前,就是“唐蕃古道”青海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是唐代丝绸之路最繁荣的干道之一。至今出土的丝绸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图案之精美、时间跨度之长均居甘肃敦煌莫高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丝绸品之榜首。
都兰还是一座神秘的城镇。从县境东起夏日哈,西至诺木洪200余公里线上,分布着近千余座古墓葬和古遗址。距都兰县城30公里处,还有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我国最大的吐蕃墓葬群。出土有丝绸之外,还有汉代中原地区制造的漆器、金银器和古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及来自西亚和中亚的金银器、彩色玻璃珠和铜香水瓶等。
都兰更是一座歌的城镇。来到都兰便想起一首旋律优美欢快且广为流传的民歌《花儿与少年》。
听说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五省区的经典民歌,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历史悠久,优美动听,曲令繁多,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
都兰便是花儿的故乡。听说当地政府借助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势头,已经隆重举办过两届花儿演唱会。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老大在都兰县城只给了1个半小时吃午饭的时间。我们无奈流连,实为憾事。
路边有很多出售水果、蔬菜之类的摊贩。大家就像久逢甘露的禾苗,如饥似渴地购买黄瓜、西红柿、苹果等填充饥肠。
我和程咬金匆匆进了一家餐馆,米饭已经售罄。只能凑合着要了面条。
等了一会儿,还没有面条的踪影,去厨房看看。惊奇地发现,煮面条用的竟是高压锅。恍然大悟:重庆带来的面条就是煮成了面糊还是夹生的道理,原来面条也是有高原反应的。
汽车驶出都兰,又进入了荒漠地,不过荒的程度有所减小,地上的沙棘多了起来。而且越往前走绿色渐浓。云层也开始变得厚重起来。
忽见天边的云层很暗,沉沉的形成一个巨大的漏斗柱,犹如大象鼻子直插地上,将天地链接起来。我们好奇地注视着,汽车朝漏斗云柱驶去。
突然有人叫起来:龙卷风。
龙卷风是由两股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
龙卷风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灾害。我是在电视上见识过它的威力,在高中的《世界地理》书中也曾读过,其破坏性很强。经过的地方,有时会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甚至把人吸走。多发生在北美。
2011年5月初,美国南部地区遭遇强龙卷风袭击,市镇被毁,数百人丧生,无数人无家可归。损毁场面仍历历在目。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现实中的龙卷风越来越近,漏斗云柱越来越大,大家都紧张起来。突见漏斗连接的地上发出亮晃晃金灿灿的光,定晴一看,是黄沙,既被龙卷风扬起,又被在漏斗云柱外观看的太阳光照射,形成一种奇特而诡异的景观。
汽车沮丧着开进了乌云压顶的龙卷风中,黑雾弥漫,风声大作,沙石飞扬,不见视物,雨点竭斯底里地敲打着汽车。车内死寂一般,我紧张地屏住呼吸,双眸盯着前方,唯恐被吸入云端。
一眨眼,风戛然而止,雨不见踪影,视物清晰可见,阳光绽放灿烂,天地间风平浪静,一切竟像从未发生过那样简单。
回头望去,龙卷风竟诡异地躲在后面。
又一个有惊无险的奇遇。
汽车又开始得意起来,愉快地向青海湖奔去。
听说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是国家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非常美丽。
一路上,晴空万里,天边稀疏地飘着几朵白云。大地又是一片只长沙棘的荒漠。
在汽车的摇晃中,懒懒的我们昏昏欲睡。
毫无倦意的程咬金讲述起青海湖一个有趣的传说,竟有人洗耳恭听。
“很久很久以前,青海湖的北面有一座山,当地人都称它为神山,可以给人送子送福,青海湖也是一弯神海,可以保佑一方平安。”
“这一年春天,青海湖畔有一对新婚燕尔的年轻夫妇,在公婆的催促下,为求得子,三人前往北山祭拜山神。一路上,年轻人被春风荡漾、郁郁葱葱,山花烂漫,彩蝶飞舞的迷人景色所吸引,东张西望欢声笑语。一年后,未得子,公婆不满,认为年轻人一路的嬉戏不虔诚,神山不显灵。”程咬金滔滔不绝地讲道。 “第二年的春天,公婆又催促年轻人去北山祭拜,并叮嘱一定要虔诚。二人应允。路上依然是一路的赏景,忘我地沉浸在春的惬意中。仍未得子。” “第三年,公婆气坏了。丈夫也着急起来。命媳妇自己去北山祭拜,若仍求子不得,必定休书一封。年轻的媳妇只得只身前往。一路上,春天的景色既无以欣赏亦无心眷恋,哭哭啼啼,束手无策。不知不觉地来到青海湖边,已无活念,便纵身跳进湖中。” 大家无不为之叹息。
程咬金继续讲到:“青海湖北山的一个山洞里,年轻的媳妇躺在地上醒来。恍惚中见一身材魁梧的年轻壮汉在篝火旁赤裸着身体烘烤衣物,原来自己竟是被人救起。想到求子之事,迷糊中的媳妇喃喃地念叨:我要孩子,不要休书,……”
“后来,年轻的媳妇回到家便有了身孕,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媳妇年年都去北山祭拜。……” “当地人祭拜山神海神的习俗沿袭至今或许就来自这个传说。”程咬金如是说。
有人将信将疑。
其实,我更相信这样的说法:
青海湖祭海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人原来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尤其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更加富有宗教色彩。与此同时,环湖地区的藏族人也参加了这项祭祀活动。青海湖祭海,不仅是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间包含着众多民风民俗,同时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2008年,青海湖祭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突然,一幕惊异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一群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野骆驼散落在荒漠的沙棘丛中,有的低头觅食,有的昂首挺胸四处张望,对我们的到来或视而不见,或见惯不惊。优哉游哉好不乐呵。
我们立刻兴奋起来。下意识地举起照相机,透过车窗咔嚓咔嚓地按动快门。
我曾在动物园里目睹过经驯(圈)养且数量很少的几只骆驼。在荒漠中见到如此多的野骆驼平生却是第一次。这或许是一种缘分,也可称为福分吧。
听说野骆驼性情温顺,机警顽强,反应灵敏。生活在气候恶劣戈壁荒漠,不仅耐饥、耐渴,也能耐热、耐寒、耐风沙,可谓沙漠的佼佼者。
隔窗看着这些身材高大悠闲的野骆驼我竟疑惑:在荒漠中它们吃什么?能吃饱吗?住在哪里?下雨、刮风、冰雪又怎么办?百思不得其解。
只好带着钦佩的心情欣赏和赞美。
汽车没有驻足而是继续沿着109国道行进。
太阳开始疲惫,阳光已经倾斜,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我们总想追赶光明,夜幕却执着地悄然而至。
老大说今晚一定要赶到青海湖,就在湖畔扎营。
我又兴奋起来。这必将是又一个浪漫的夜晚。
晚上8时许汽车终于驶入青海湖景区。
原以为青海湖景区是一个静谧的悠然地儿。然而,满眼尽是霓虹灯闪烁的餐馆、商店、旅社;喧嚣,还有点光怪陆离。
听说青海湖盛产裸鲤(湟鱼),也是青海湖中唯一一种鱼类,很好吃。曾暗下决心,到青海湖一定要让味蕾结识裸鲤。
由于入湖河流水量减少甚至断流等诸多因素,造成裸鲤亲鱼上溯产卵搁浅等;为保护青海湖的渔业资源,维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目前禁止打渔,餐馆便禁止卖鱼。 有人偷偷打听了一下,100元一小份的裸鲤,还不一定能吃上。
胡乱吃过晚餐,李祥昌、江彪等人就地找旅店歇息去了。大部分队员登上汽车继续沿湖边行驶。夜色中我努力地搜寻着青海湖的摸样,毫无结果。
越野车和中巴车都开启强烈的远光灯向前摸索。在一处有铁丝拦住的草滩边,老大终于发话,扎营。
除了汽车灯光照射处,什么也看不清。我疑惑地问,这是湖边吗? 老大回答说,这里不是湖边,湖边还有一定的距离。 看来,今晚想看清青海湖已是不可能了。 罢矣。 期待明日的光明吧。
在寒风刺骨的草滩上我们撑起了帐篷。
第三次使用了负15度的睡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