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酒经考验 于 2010-9-16 14:04 编辑
俄罗斯船厂为中国建造的“基洛”级常规潜艇
扩充潜艇力量的意图 首先,中国的财富和人口大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使中国有充分的理由大力发展沿海岸线部署的海上威慑力量。 许多安全专家还认为,中国发展潜艇力量的主要目标是强化其迟滞或遏制美国干预台湾问题的能力。自1949年以来,中国一直试图解决台湾问题,并极力杜绝美国对台海两岸关系的干预。1996年,当台海两岸关系处于高度紧张态势时,美国向台湾附近海域派遣了2个航母战斗群,对中国大陆攻击台湾的意图进行威慑。此后,中国开始优先发展可在未来台海冲突中威慑(并在必要情况下迟滞或阻止)美军干预行动的海上阻截能力。美国国防部对此得出的结论是:“采购和研发‘基洛’级、‘宋’级、‘商’级和‘元’级潜艇的做法表明,解放军海军高度重视发展用于海上阻截的水下作战能力。” 解放军海军还可能效仿苏联的海军战略。苏联曾利用核潜艇发展了一支具备进攻能力的远洋海军力量,从而迅速摆脱了所面临的不利地缘战略态势。采取类似战略将使解放军海军突破针对中国大陆的“岛链封锁”。中国在海南岛新建的海军基地进一步强化了解放军海军的作战能力,使海军所属作战力量能够直接进入重要的国际性海上航道,并具备了以隐蔽方式将潜艇部署至南中国海深海海域的潜力。 作为核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预计中国将建造5艘“晋”级 弹道导弹潜艇,每艘该级潜艇将装备12枚能从中国海岸线附近海域打击美国本土的潜射弹道导弹,它们将形成一支可靠的海基核威慑力量。中国可能希望使用部分核动力攻击潜艇掩护弹道导弹潜艇担负核威慑巡航任务。 此外,中国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要发展成为全球性大国的意图,而核潜艇将是展示其大国地位的最清晰标志之一。一支拥有强大实力的攻击型潜艇力量也将有助于保护中国的全球海运活动。在1993年的“银河”号货轮事件中,当美国坚持要检查被怀疑向伊朗运送化学武器原料的中国货轮时,中国虽然极度愤怒,但是缺乏应对手段,这使中国领导人更加坚定了发展核潜艇的决心。 如何维持美国的水下优势 过去十六年来,在中国迅速扩充潜艇力量的同时,美国决策层不顾作战 指挥官们提出的发展水下作战能力的需求,一直在逐步削减潜艇规模。如今美国虽已认识到了力量对比的这种微妙变化,美国海军也在将60%的潜艇部署至太平洋地区,但与增大潜艇规模相比,在潜艇总数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提高部署比例并非治本之策。为了遏制乃至最终扭转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水下优势的弱化趋势,美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快建造数量更多的攻击型潜艇。美国应将“弗吉尼亚”级潜艇的采购数量增加至每年至少建造2艘的水平,并确定至少部署60艘高速攻击型潜艇的目标。即便如此,以每年2艘的速度采购潜艇也将低于“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退役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