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20|回复: 3

我的追星史——兼为6月20日重庆开唱的“纵贯线”而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14: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的追星史——兼为6月20日重庆开唱的“纵贯线”而作

  这几天突然萌发一个想法,就是把自己的追星史做一个交代。这并不意味着我的追星史的终结,只是希望把我的曾经的个体化的体验做个整理。
  70年代初出生的人们在10来岁的时候拥有一个SONY的随身听还是比较奢侈的。在此之前是砖头式的单放机以及单卡到双卡录音机。从朋友那里借来一盘已经是翻录的磁带(与盗版的不同点是没有后续大规模的翻录与销售活动),如果是单卡录音机同时没有连接线,我们将采取“外录”的方式进行再复制。效果可想而知。与此对应的翻录方式是“内录”,效果比“外录”好很多,但是音质的自然损耗同样可观。不知道是年代久远的缘故还是确实的实际情况,多半是实际情况,那个年代的歌声现在回忆起来总体显得模糊、嘈杂。我想这是我更重视歌词的原因。
  我记得一位台湾歌手黄仲昆在《黄河的水》中沙哑悲情的咏叹:“不知多少人的泪,已经化做黄河中的水;不知多少人的苦,黄河为他在倾诉。黄河虽然无尽头,又能载得几多愁,这一切恨悠悠!”可能是由于音质的问题,我在很久之后才知道《无人的海边》(当年十分流行,我似乎还在1986年左右高中入学后的第一次年级活动中清唱过)同样是这厮原唱的,还有——《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我一直不知道他是怎样形象的一位歌手,刚才百度一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帅哥。原来还以为是一个满脸疙瘩的糙哥呢。那时我们很少见到来自港台的原版的磁带封面,更何况这种未经有关部门许可的非正常流入的版本。那时,邓丽君是被定义为靡靡之音的。
  所以我在相当长的青春时间里没有发生真正的追星的冲动。听到的是声音,领会的是歌词,有形象的可以追的东西很遥远。我因此在歌词为主的流行世界里成长,想象力应该远比MV时代的少男少女们更加发达。这种取向一直延续至今,我对好歌的评判首先在于歌词。
  好的歌词基本上就是诗。2000年我和老婆从重庆飞到上海,在八万人体育场为罗大佑助阵。那是大佑第一次在国内开演唱会。我没有买票,只是一个有常年包厢的朋友带我进包厢看,没有能够坐到场地里。虽然直线距离很近,但是我和大佑之间是几个巨大的音箱,让我略有失望。然而,更重要的是,大佑曾经给过我无数来自诗化歌词的感动,这是不需要形象的。
  诗如果有了对时代背景的映射,它就基本成为可供我欣赏和感悟的对象了。在华语流行歌曲的世界里,我对大佑、崔健的特别偏爱来自于此。对时代的脉搏有所感,个人世界的恋爱,失恋,理想、现实冲突,向往自由,反对强权,连情歌也可以写得意味深长,不至于陷入小儿女的那点琐事不得自拔。
  比较早期接触的大佑的作品是《童年》。“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这段歌词曾经在某位内地女歌手(程琳?)的专辑中被删去,我想那是音像出版社担心这种歌词会引起年轻人的心灵的骚动,所以,喀嚓掉了。手法老到,轻轻一拂,《童年》主题变成教育性的了,“一寸光阴一寸金”了,是对年轻时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悔悟了,而不再是一种成长的遗憾。
发表于 2009-6-12 06: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
:lol :lol
发表于 2009-6-12 11: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发表于 2011-1-31 15: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楼主有老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11-5 20:30 , Processed in 0.14475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