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驴友空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6|回复: 3

世 界 核 武 器 (扫盲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0 20: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核武器】利用能自持进行的链式裂变反应或聚变反应瞬间释 放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 武器。核武器一般是指由核弹头及其投掷发射系统组成的武 器系统。主要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的链式裂变 反应原理制成的核武器,叫做裂变武器,或称原子弹。主要 利用重氢(氘)、超重氢(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聚变反应原 理制成的武器称聚变武器,也称热核武器或氢弹。轻核发生 自持热核反应的先决条件是高温、高密度,目前只能由原子 弹爆炸来实现。这种专门设计的器爆核装置称为氢弹初级;产 生热核反应放出能量和中子并诱发重核裂变反应放出更多能 量的氢弹主体部分,称为氢弹次级。现有各种类型的核武器 都是以裂变和聚变反应为基础的,有时这两种核反应还互相 交错运用(如助爆型原子弹)。中子弹实际上也是一种增强核 辐射性能的小型氢弹。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 要大得多。1000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近2万吨梯 恩梯炸药的威力;1000克氘完全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万 吨梯恩梯炸药的威力。核武器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爆炸释放 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药量来表示,称梯恩梯当量。核武器爆 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 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爆点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 高的温度和压力,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 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 球,发出很强的光热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 物质碎器。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 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器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 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 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 用。 核武器按核装置原理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 特殊性能核武器;从投射系统不同,可分为核导弹、核航空 炸弹、核炮弹、核深水炸弹、核鱼雷、核地雷等;从作战使 用划分,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等。核武器在不同 介质中和不同高度(或深度)处爆炸时,器外观景象和杀伤 破坏效应差别很大。通常分为空中、地(水)面、地(水)下 和高空核爆炸等。核爆炸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作战任务,目标 性质和地形、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 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 展的结果。1938年12月,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E.斯特拉 斯曼发现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1939年8月,在A.爱因斯 坦建议下,美国开始研制原子弹,并发展为代号“曼哈顿工 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 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研制成3颗原 子弹。1945年7月16日进行了首次原子弹试验,并于8月6 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期,投下了仅有的两颗原子 弹。随后,1949年8月原苏联也进行了原子弹试验。1952年 10月3日英国、1960年2月法国、1964年10月16日中国先 后进行了原子弹试验,打破了美国的核袭断。1950年10月31 日,美国进行了以液态氘为热核燃料的氢弹原理试验,但核 装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1953年8月,原苏联进行了以 固态氘化锂-6为热核燃料的氢弹试验,使氢弹的实用成为 可能。中国1966年12月28日用塔爆方式成功地进行了首次 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进行了氢弹空爆试验,以世 界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到80 年代末,美国和原苏联已拥有核弹5.4万余枚,总威力约为 150亿吨梯恩梯当量。到1989年底为止,双方所进行的核试 验次数达1500多次,大量的核试验使核武器的设计技术有了 显著的提高,品种、数量不断增加。60年代以来核弹头的重 量、尺寸大幅度减小,比威力有了显著提高。70年代,核武 器的生存能力和命中精度等战术技术性能大大提高,为适应 作战的需要,美国、原苏联研制了威力可调、多种运载工具 通用的核装置,安全性、可靠性也不断提高。 核武器的一个发展方向是通过设计调整性能,增强或削 弱器中的某些杀伤破坏因素,研制成特殊性能核武器。如增 强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中子弹;增强X射线辐射的增 强X射线弹;减少剩余放射性、突出冲击波、光辐射作用的 冲击波弹;增强核电磁脉冲效应的核电磁脉冲弹等。核武器 的另一发展方向是核定向能武器。用核爆炸作驱动源,使所 释放的能量(包括各种辐射)转换成某种定向能,在特定方 向上对远距离的局部目标破坏效能大幅度提高。如核激励X 射线激光器等。

 
 【原子弹】利用铀或钚等易裂变重原子核裂变反应瞬时释放巨 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弹。威力通常为几百到几万吨梯 恩梯当量,有很大的杀伤破坏力。可单独配置在不同的投射 工具中而成为核导弹。核航空炸弹、核地雷和核炮弹等,或 用作氢弹中的初级(或称“扳机”),为点燃轻核引器热核聚 变反应提供必需的能量。(1)基本原理。铀-235、钚-239 这类重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通常会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数的 核(称裂变碎器),并放出2-3个中子和200兆电子伏能量 (相当于3.2×1011焦耳)。放出的中子,有的损耗在非裂变的 核反应中或漏失到裂变系统之外,有的则继续引器重核裂变。 如果每一个核裂变后能引器下一代核裂变的中子数平均多于 1个,裂变系统就会形成自持的链式裂变反应,中子总数将薬e 时间按指数规律增长。例如,当引器下一代裂变的中子数器 均为2个时,则在不到1微秒之内,就可以使1千克铀或钚 内的2.5×1024个原子核发生裂变,并释放出约2万吨梯恩梯 当量的核能。裂变材料的装量必须大于一定的量,称为临界 质量,才能使链式裂变反应自持进行下去。原子弹中要放置 相当份量的裂变材料,但不使用时,它们必须处于次临界状 态。使用时,要使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装料瞬间达到超临 界状态,并适时提供若干中子触发链式裂变反应。超临界状 态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达到:一种是“轮法”,又称压拢型, 另一种是“内爆法”,又称压紧型;(2)基本结构。原子弹主 要由引爆控制系统、炸药、反射层、核装料组成的核部件、核 点火部件和弹壳等结构部件组成。引爆控制系统用来适时引 爆炸药;炸药是推动、压缩反射层和核部件的能源;反射层 由铍或铀-238构成,用来减少中子的漏失;核装料主要是铀 -235或钚-239;核点火部件用以提供“点火”中子,以引 发链式裂变反应;弹壳用来固定和组合各部件;(3)爆炸过 程。原子弹中的引爆控制系统在预定时间或条件下发出引爆 指令,使炸药器爆,炸药的爆轰产物推动并压缩反射层和核 装料,使之达到超临界状态,核点火部件适时提供若干“点 火”中子,使核装料内发生链式裂变反应,并猛烈释放能量。 随着能量的积累,温度和压力迅速升高,核装料不断膨胀,密 度不断下降,最终又成为次临界状态,链式反应趋于熄灭。从 炸药器爆到核点火前是爆轰、压缩阶段,通常要几十微秒时 间;从核点火到链式裂变反应熄灭是裂变放能阶段,只需要 十分之几微秒。原子弹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放出几百至几万 吨梯恩梯当量的能量,使整个弹体和周围介质都变成高温高 压等离子器团,中心温度可达107 开[尔文],压力达1015帕[斯卡]。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 温高压以及各种核反应产生的 中子、r射线和裂变碎器,最终形成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 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因素。(4)研究和 发展。主要包括:原子弹体积重量的小型化;适应战场使用 的多种低威力和威力可调的核装置;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有 效性、提高核装料的利用效率;最重要的进展则是发展了 “助爆型原子弹”。
 
  【枪法原子弹】又称压拢型原子弹,一种把2-3块处于次临 界状态的裂变装料,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力推动下迅速合 拢成为超临界状态的核武器。枪法原子弹结构简单,形状细 长,但要求装较多裂变材料,利用效率较低。裂变材料宜用 铀-235,不宜用钚。因钚中含自发裂变概率较大的钚-240, 容易使合拢速度较慢的枪法原子弹发生过早点火,威力下降。 1945年8月6日投到日本广岛的就是一颗枪法原子弹,代号 “小男孩”,长约2.5米,直径0.71米,重约4吨,威力不到 2万吨梯恩梯当量。经过改进,枪法原子弹的体积重量已有显 著缩小。美国用于203毫米大炮的W33AM422核炮弹,重量 为0.11-0.12吨,直径0.203米,长度0.94米,威力仍有 1万吨梯恩梯当量。   

【小男孩】世界上最早由美国的研制出的三颗原子弹之一的代 号。并被使用于日本广岛。这是一颗枪法核航弹,器核装料 铀-235是从天然铀用电磁分离法富集生产的。弹长2.5米, 最大外径0.71米,重4.1吨,威力不到2万吨梯恩梯当量。 由于它与当时另一颗核航弹“胖子”相比瘦小得多,故取 “小男孩(LittleBoy)”为代号。它的载机是B-29型轰炸机, 执行投弹任务的是“埃诺拉·盖伊”号,投弹时间是1945年 8月6日8时15分,爆炸高度为666米。爆心周围12器方千 米内的建筑物全被摧毁,炸死7.8万人,炸伤3.7万人。它 是被使用的第一枚核武器,对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器了 一定的作用。


   【内爆法原子弹】又称压紧型原子弹。一种利用炸药爆炸产生 的内聚冲击波和高压力去压缩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装料, 使器密度急剧升高,达到超临界状态的核武器。内爆法原子 弹结构较为复杂,外形尺寸较大;但核装料可比枪法原子弹 装得少,利用效率高,因而被广泛采用。1945年8月9日,美 国投在日本长期的原子弹,就是一颗内爆法原子弹,代号为 “胖子”,核装料用钚,长约3.3米,直径1.5米,重约4.5吨, 威力约2万吨梯恩梯当量。1964年10月16日,中国进行了 第一次核爆炸试验,核装置也是压紧型的,但核装料采用铀 -235,威力为2.2万吨梯恩梯当量。


   【胖子】世界上最早由美国研制出的三颗原子弹之一的代号, 并被使用于日本长期。这是一颗内爆法核航弹,器装料钚- 239是用石墨漫化水冷型天然铀反应堆及相配套的化学分离 方法生产的。弹长约3.3米,最大外径1.5米,重约4.5吨, 威力为2万吨梯恩梯当量。由于它的体形粗大,故取“胖子 (EatMan)”为代号。它的载机是B-29型轰炸机,投弹时间 是1945年8月9日11时02分。爆心周围11器方千米内的 建筑物全被摧毁,炸死2.37万人,炸伤4.3万人。它是被使 用的第二枚、也是器今为止最后使用的一枚核武器。


  【助爆型原子弹】一种添加少量热核材料以提高裂变装料利用 率、增加裂变威力的原子弹。又称加强型原子弹。原子弹中 的裂变装料,在爆炸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参与核裂变反应。为 了提高裂变装料的利用效率,即从一定量的裂变装料中获得 更多的裂变能量,可以把热核材料(氘氚器体或氘氚与锂的 固体化合物)放在裂变装料的中心。当裂变装料发生核反应 时,放出的裂变能使中心的热核材料达到高温、高密度状态 并发生热核反应,热核反应产生的大量中子又使更多的裂变 装料发生裂变反应,从而提高了利用效率。这种方法叫“助 爆”或“加强”。助爆型原子弹的裂变材料利用效率高,威力 大,有利于核装置的小型化,可通过调节器中的热核材料装 量来调节威力,使用方便,因而迅速得到发展和装备。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4 18: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北京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7 2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18 14: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你有制作说明没得嘛,做一颗来耍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9-29 02:16 , Processed in 0.10118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