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返回首页

中校的个人空间 https://cq69.com/?2078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原创】触摸信仰之路——梅里外转(二)

已有 1007 次阅读2007-11-13 10:22

这时,过来几个高个的藏族人,其中一人还会些汉语,非拉着去他家住,确实心里很担心。不管怎麽说,先去看看再说,这大白天的,能会出什麽事情。到了他家,一进门是一间酒吧,很是疑惑,我们又不喝酒,来这里干什么?交流过后,原来这是格桑家,家里兄弟两人,旁边的小商店是他家的,让我们来住,不收钱,是让我们帮忙宣传一下。

看着条件不错,索性就住下,要了一桶水,就开始做饭了,内心里充满了感谢。的确,屋内比寺庙院子里暖和多了,藏族人这种真诚的交流方式,不得不令人称赞,你住下,难免要买些东西。因此,我们要了啤酒、方便面和饮料。

吃过饭,那个女赶马人又说不送我们了,并说出一大堆原因。我给她讲道理:“你们村干部派你来的,是让你把我们送到梅里水的公路上,如果你去不了,就应该提前讲明”,她无语。

为了明天那漫长的路,就很早休息了,一夜无话。。。。。。

 

格布扎热吉利哥杂拉垭口俄扎拉(农扎桥旁的江边)来得

 

一早吃过饭,7点钟,出村向右,沿着转经路开始爬升,路边的灌木基本上都红了,风景很是独特。这里,小心岔路,很容易走错,上面一条是去来得的,下面一条是去盐井的。上来得的那条山道,坡度慢慢变陡,不过,听着山中放的MP3,一路跟着哼哼着,轻松许多。

想到这一路上所见所闻,了解很多。藏族人转经,大多是以家族似的方式结伴而来,或是以村中年长者带领小辈们转经。山中认识的那位藏族大叔,就是和自己的两位姐姐、外甥一起转经的,大叔年纪近60岁了,汉语说得还可以,对藏传佛教经书记载的梅里典故知道很多,可惜在扎那修整的那一天,就此分手。

在扎那的那天,又见到了那位拿单反照相机的喇嘛,他招手让我和他一起吃饭,当时,我吃过饭了,一起聊了几句,听说他们要赶往20多公里的寺庙里住宿。小喇嘛说,他就是寺庙里的活佛(自己被活佛照了一张照片,可惜自己没有留下照片),怪不得与其他喇嘛不一样。听藏族大叔说,活佛在转经的路途中,每经过一个村子,必须走入村民家,给孩子们脖子上戴上红绳子,意思是保佑平安、健康,活佛也因此得到得到藏族人们的尊敬,得到富裕藏族人家的捐助。

上了这个山坡,发现只是在半山腰而已,一条向右横切的盘升路是去来得的,向下的路,那条顺着江边通向远方的路是去碧土的。我对山中说:“飞过他们4月份就是从这里去碧土的”,感叹弟兄们上次来时,雨、雪较大,海拔4820米的说拉垭口雪深,无法翻越,受了很多罪。

横切坡度上升不大,过后,开始没完没了的上升路,看不出山顶在哪儿,脚跟处也疼痛难忍,只能强忍着,不想让山中担心。前两天,在负重去阿丙村的下山路时,那条坡度较陡、碎石密布的伐木小道,在我脚跟处留下了纪念,磨出了近一寸长、半寸宽的水疱,虽然,做了简单的处理,将疱挑烂,一次就用了三个创可贴,疼痛,还是在今天发作了。

还记得,这一路每天都清洗双脚,用50多度的白酒,将脚擦洗一遍,一来,可以消毒;二来,可以解乏;三来,可消除异味。难道是挑开了水疱发炎了不成?也懒得去看。

山坡上的植被,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从松树林到高山杜鹃林,唯一不变的是树枝上的松挂,随着山风轻舞,像是那信仰之路上的经幡,延伸到山顶,见证着这里的原始和为信仰而来的人。

想起了,大眼哥,不知道现在是在贡山,还是在大理,安全到达了吗?总之,认识一位不错的老兄,也是这次出行中最大的收获。山中,真是好老弟,这一路不是他精心照顾,我也很难走到这里。

走了很长时间,突然看到,篮球场那么大一块草坪,估计就里就是扎热吉利,随地而坐,观察四周,草坪不远处,有一间小木屋,攻略上说:“小木屋附近有水源,水量很小”,从而确定了判断。吃些饼干,喝点水,算是补充。

由于所带饮用水还很充足,由于脚部实在是很疼痛,因此离小木屋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也不想去看个究竟,心里想,除非要经过那里。

扎热吉利是乔木与高山灌木的分界处,山坡上的植物开始以高山灌木为主,也有一些松树分布其中。休息了10多分钟,继续向右沿着转经路前行,连续的一阵盘升,看到经幡,哥杂拉垭口到了。

没有停留,穿垭口而过,就开始急剧的下降,说它急剧,是因为坡度的确较大,几乎是垂直盘下,以及令人难以忍受的石台阶路,大部分石台阶都为天然乱石组成,阶距较大,也有一些是人为摆放的。与山中一起跑着快速下降,脑子里想着在天黑之前到达俄扎拉扎营,因此也没有留下什么照片。

1个小时下到山腰,向右横切,林间铺满落叶的小道,很好走。接着又开始急据下降,拐弯多、坡度陡,碎沙石路面,较滑,等可以看到江的时候,却没有路直接到江边,而是沿着山势围绕继续下行。

漫长而急据的下降结束于一条小溪,过了小溪,又开始爬升,不过,不是太长的一段距离。此时,女赶马人早已走得没有踪影,向右转了个弯,沿着江边山腰小道开始下降,中途有23个岔道,凭借着对脚印的判断,一路追去。

终于,小路在一处滑坡地带开始陡降,所谓的路,只是在山洪冲下来的碎石堆上踩出的一串脚印,碎石堆坡度几乎有60度,路尽管是之字形拐来拐去,还是非常的陡,一脚踩下去,感觉无从着力,一些碎石向下面 “哗啦啦”的掉落。

路下到底,就是江边,向右沿着江边行走10多分钟,是一座小吊桥,这就是农扎桥,俄扎拉到了。远远看到对面的白塔、寺庙、转经桶。过桥后在白塔处与马帮汇合,休息期间,到旁边小商店买了饮料、苹果。攻略上说:“从格布到俄扎拉用时12小时”,他们是在下雨天走的,我们到这里快下午5点钟了,用了近10个小时。

这里的用水就是江水,多泥沙,要沉淀,真的不想用这样的水,但是也没有其它选择。山中提议继续走,时间还早,到来得村扎营,赶马人也说来得有干净的水。说实在的,我的脚跟疼痛难忍,伤口处是那种跳着的疼,我欲言又止,点点头,没有反对。

一上路,又开始爬升,左边山壁,右边临江悬崖,特别是前半小时是陡峭盘山路,可以看到江对面一个藏族村子,很是漂亮。

当人疲惫和有伤痛的时候,心里反而没有满眼风景,大脑所支配的就是眼前这没完没了的盘升路。上到一处小垭口,开始向左横切缓升而上,可以看到来得村子的房子,就这一段路也走了40分钟,等绕过来得村,经过了一座玛尼堆,来到山脚下一处围墙草地时(营地),已是晚上7点钟。

营地里的篝火边,围坐着56个藏族转经人,看到我们到来,突然一位藏族大叔站起来,给山中打招呼,仔细一看,正是在拉康拉给山中讲梅里典故的藏族大叔,没想到,被我们追上了。

山中与藏族大叔交谈的好不热闹,像是久别的老友,有说不完的话。藏族大叔说,他们明天早上3点多钟出发,一天走出梅里水出山,再按着藏经上记载的,坐一段汽车(过去没有214国道时,藏族人是徒步翻山走的),然后翻最后一座山到德钦。藏族大叔这是第9次梅里外转经。先不谈传说中梅里外转每转一圈可以保50年平安,单凭前8次的意志,就令我佩服,有信仰真好。

那一夜,我看着满天的星空,没有玛尼苍穹下的浪漫,身边是泥土和木炭的气息,想着家人和远方朋友。。。。。。

围绕神山转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的罪孽;转十圈,可以免受轮回之苦;转百圈,今生可以成佛。

 

 

来得梅求补功说拉垭口扎西牧场梅里水梅里石

 

夜晚,听到藏族大叔起程的声音,因为确实太累,没有一同前往。早上7点钟,与山中一起收拾妥当,开始沿着转经路上山。

今天,不仅徒步时间长,还要翻越海拔4820米的说拉垭口,更为关键的是,前期连续徒步,耗费体力较大,因此,也是考验人的意志最关键的一天。

女赶马人又开始唠叨个不停,无非是又想将我与山中丢弃到这里,看在钱的面子上,她还是答应继续送我们。

关于为什么雇马:在扎那修整,因为我与山中都感冒了,那是在翻多克拉垭口时感冒的,发烧虽然被药物遏制住,随后的一切感冒症状都出现了,流鼻涕、打喷嚏,山中比我严重,还咳嗽。在扎那,山中去乡卫生院开了一些药物,甚至差一点在那里打点滴,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医疗、卫生条件太差,害怕出现其它问题,所以强忍着。与山中商量过,毕竟是高原,害怕路途中出现状况,雇匹马,会安全许多,如果发生状况,弃装备,先保证人的安全,马毕竟比人跑的快。在与女乡干部谈雇马的时候,我说明了状况,希望找个厚道、负责的赶马人,必须保证人的安全。同时,也为了让乡里放心,也将我的身份证作了登记。

非常遗憾的是,自从用了那位女赶马人,自从第一天半路上出现了那位男马帮,自从那位男赶马人离去,一切就发生了变化。短暂的休息中,总听不完那位女赶马人的唠叨。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和她讲道理,人是要讲信用的,如果不想去送我们,应该提前给乡里说明,那样乡里会安排其他人。

值得庆幸的是,在昨天,山中的感冒基本上好了,而且个人状态非常好。我虽然昨天脚跟部疼痛难忍,在关键时刻,有什麽不能忍受的,无非背包从新负重,大不了,走慢一些。更好的信息表明,这两天,不管是在海拔3200米——4000米之间,我与山中食欲都非常好,头部只有轻微的疼痛,看来适应了。

今天,林间的盘山路,就是长,长到没有头的感觉,大脑已经习惯了这种上上下下的山路,毕竟已经走了那麽多天。攻略上说:“今天,有同伴已经开始拉着马尾巴走了”,看样子,他们后期走的很辛苦。经过近3个小时的爬升,在树林与高山灌木的过渡地带,也就是半山腰的一小块空地,这也许是攻略上说的梅求补功,附近有一处较小的水源,四周垃圾很多,没有停留,继续行进。

过了梅求补功后,是一段坡度较缓的土路横切,虽然切到翻越垭口前的最后一个台地没有多远,但是,有海拔4400米——海拔4600左右的高度,确实很是吃力,这种吃力来自于高原反应,双腿抬起无力。四周风景也发生了变化,到处是裸露的岩石,远处的山峰呈现暗红色,如同梦幻一般。

新奇的是,在一处乱石丛中,一排高山杜鹃树艰难的生长着,装填着我们的眼眶,诉说着自己传奇故事。

向右上了一个陡坡,接着是不长的横切,确实喘不上气来,心跳加快,不是累的缘故,只是呼吸不是那麽顺畅,双腿已经不听使唤,只是机械般的挪动。抬头看看,眼前几十米高的说拉垭口,那里海拔4820米,翻过那里,就要回家了。

半个小时过后,当站在经幡飞舞的说拉垭口,心里第一个想到的是大眼哥,思绪里告诉他,我们坚持下来了;告诉我们的家人,我们安全;告诉所有牵挂我们的朋友,我们就要回去。

此时,女赶马人,坚决的提出不再送我们了。刚才,很好的心情转眼即逝,我与山中征求她的意见,看看我俩该给她多少钱,毕竟还要感谢她送我们两天半时间。她要求价钱数目并不过分,几乎在没有考虑的情况下,给她钱,友好的与女赶马人分手。背上背包,反而觉得格外轻松,有种自由的感觉。

顺着盘山路开始下降,此段路较陡。接着是一个横切,说横切实际是一大片山谷中的碎石缓坡、乱石滩台地之类,路在中间很明显。远处的山峦尽收眼底,白云一排排横挂在山峦之上,左边是暗红色的山峰,右边是暗黑色带雪的山梁,犹如油画般的风景,我们就是画中之人。

接着下降到高山杜鹃林,不久,继续下降,穿过一片雪山湿地,过了第一座小木桥(攻略上说,中间得过21座木桥)。一阵恶走,眼前突然一亮,高山草甸,这就是扎西牧场,风景如画,是个理想的营地,海拔在4300左右。从垭口到这里走了1个多小时,速度较快。

继续下降,沿着梅里水边的小路,行走了1个小时,中途大概过了45座小木桥,在下午5点钟,来到一处小草甸,这里海拔3500多米。一处由石块摆放的灶台,炭火还没熄灭,那是前面转经人留下的。山中建议休息,说继续走,不知路况如何,天就要黑了。因为这一路都是沿着水在原始森林里行走,森林枝叶密集,光线较暗。休息就休息吧,也不差多一天。根据攻略计算,我们下山已经走了一半路程,也就是说,再用3个小时就出山了。

夜晚,吃的依然丰盛,也将剩下的大白菜吃完了,焖了一锅火腿米饭,做了紫菜汤。将那炭火生着,烤了会儿火。睡前又用白酒清洗了双脚,钻入帐篷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

这一夜没有睡好,不是思念家人,而是被冻醒了。在钻入睡袋以后,前后只拉上了防蚊门,而防雨门没有拉上。后半夜,突降霜冻(进山以来的第一次霜冻),在内帐里结了一层冰霜。平时睡觉露着胳膊的山中,也将全身没入到零下20度羽绒睡袋里,而我在零下15度的羽绒睡袋里,感觉不到温暖(冷风一阵阵的侵入帐篷中)。

本可以拉上防雨门,因为害怕拉上后,帐内霜冻溶化,因此造成衣物、睡袋潮湿,所以,就这麽一直挺着,坚持到天亮。。。。。。

早上一阵忙碌,凉晒了帐篷、睡袋。今天走的是相当的轻松,一路沿着水路而下,在密林枝冠之下,可以躲避阳光的暴晒,就是路上碎石较多,让脚跟继续疼痛。

没有悬念的路程,就象攻略里说得:“这一路下去,或左或右,都是沿着梅里水走,会来回穿过22座桥(梅里水流入澜沧江的地方,有一座现代的公路拱桥,就是第22座桥了)。中途岔路不少,但只记住不要往山上走,不要离开梅里水走,就可以了。景色真正是美不胜收,梅里水一路跳跃下来,形成了几百、上千个瀑布。2000多米的垂直落差,从高山草甸、灌木、针叶林、阔叶林,到干热河谷的植被,就象开博览会一样的陈列下来。冬秋春夏,浓缩在几个小时里体验”。感谢写此攻略的astron99

出梅里水来到公路,向右沿着公路行走20多分钟,就来到梅里石村,包车去德钦(村中有旅店可以住宿、吃饭),此行程结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forever_1207 2009-8-19 11:55
好美的路程啊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12-4 16:36 , Processed in 0.0390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