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ggy尾巴公主 发表于 2009-7-11 22:34:53

沉痛悼念,万州遇难朋友,也从中想到一些问题...

沉痛悼念,万州遇难朋友。可是悲痛中,我们一定要理智出行。
1\活动前看天气预报,并且对于漱溪等危险性高的活动,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以备万一,特别是驴友自发组织的活动,有可能没有保险,有可能没有专业领队.没有人对参与者的生命负得起责任.我第一次参加驴行溯溪,就遇到很有可能下大雨,景区人员都不愿意与我们同行,知道危险性很大,但驴友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硬着头皮进峡谷.我出与自我保护,租用了救生圈(当地没有救生衣),还受到众人嘲笑.
运气好的是,大雨没有下.
2\河边搭帐篷很浪漫,但实际上,一旦下大雨,有时候是上游下大雨,也很危险的.
   还有很多相关知识,看起来是很烦琐,但是一切都要防患与未然,谨记.
   还有建议,既然,大家都偏爱驴行,应该新生出一种行业:专业驴行领队,需要各方考试合格才能担当,就象是导游,必须要考取导游资格证才能带领游客一样.

1573 发表于 2009-7-12 19:02:37

恩,赞同户外领队准入制度,加强资格管理

摸摸 发表于 2009-7-12 19:19:58

法律空白,如何管理 ?

王半仙 发表于 2009-7-13 15:43:27

不仅要有户外领队准入制度,还希望能够加入菜驴户外能力培训、操练、考级制度,让人人都有一定的野外求生能力。领队本事再大,人稍一多就不一定能够管得过来了。如果领队水平是9段,并且队伍里还有几个6段、7段的老驴,更多是2段、3段的新驴和菜驴,那么是否可以让9段的领队带领2-3名较高段位的的老驴组建驴行委员会,对某些事情进行群体决策。必要时,这些较高段位的老驴可以当小组长进行管理?这样不是安全系数更高?希望能够在重庆驴友圈形成这种机制,让大家更安心地驴行。
    国际上对团队心理学进行研究表明,7人是小团队的上限,再多内部会自然分裂进更小的团队;那么,如果人数为35人,就应该考虑有大约5个副领队作为这种自然形成的小团队的首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痛悼念,万州遇难朋友,也从中想到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