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自行反坦克炮
我发过一个关于二战英国“弓箭手”自行反坦克炮的帖子,由于资料有限,当时没有详细介绍。这次我从国外网站找到相关资料,翻译出来供大家分享。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Mon_0811/116_55457_ebd15bc57fb7445.jpg
“弓箭手”是二战时期由英国研发一款以“瓦伦丁”步兵坦克底盘为基础的自行反坦克
炮。
17磅炮是二战盟军使用的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体积较大,比较沉重
,必须由牵引车辆带入战场等不便。这意味着该炮只能在防御战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因
此军中打算将其安装在载具上以赋予其机动性。“瓦伦丁”坦克的底盘不久被选中担当
此任。这是因为虽然“瓦伦丁”坦克已经量产,但是作为坦克已经过时了。它也是少数
能搭载17磅炮这种大炮的坦克之一。在其他独立的研究中,新的坦克被设计成能使用这
种火炮-----这就是后来的“挑战者”巡洋坦克和“萤火虫”。
“瓦伦丁”坦克的车身相对较小,不大可能安装大的炮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低矮的顶
部开放的装甲车厢,安装其中的17磅炮炮管指向后方(就是车尾朝前),这使得整车不
会过长,然而也带来麻烦:火炮开火时,炮尾会弹进驾驶员的操作区。
车尾向前这种设计开始被认为是个缺陷,但不久却被证明是个优势。结合其轮廓低矮的
优势,“弓箭手”被证明是个优秀的“伏击手”,在被敌人发现前,车组可以在发射数
发炮弹后,从容不迫地离开,而且------连转向都不用!
“弓箭手”于1943年中期开始生产,于1944年10月在西线和意大利战场开始投入作战。
到战争结束时,共生产了655辆。由于被定位为“自行火炮”,“弓箭手”只在皇家炮兵
部队服役,而非骑兵和坦克团。3英寸口径的M10"狼獾”和安装17磅炮的“阿基里斯”
自行反坦克炮(原著如是说,其实二者应该是坦克歼击车)同样是在皇家炮兵服役。
战后,“弓箭手”曾在埃及军队服役。
现在在以色列的Yad-Shiryon博物馆,荷兰的Libertypark博物馆及著名的英国伯明顿坦
克博物馆内可以看到“弓箭手”的身影。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Mon_0811/116_55457_0c49dbd73f7c805.jpg
这辆以色列博物馆内的“弓箭手”估计是以军的战利品
“弓箭手”小资料
原产地:英国
服役时间:1944-?(英国)
使用者:英国 埃及
作战:二战 苏伊士运河战争
厂商:维克斯
生产时间: 1943.3-1945.5
产量:655辆
重量:15吨
长度:6.7米
宽:2.76米
高度:2.25米
车组:四人 车长, 炮手,装填手,驾驶员
装甲:14-60毫米
主武器:QF17磅炮(76.2毫米),备弹39发
副武器:一挺.303口径的“布伦”轻机枪
引擎:GMC-716-CYL 柴油机,192马力
悬挂装置:螺旋弹簧转向架
油箱容量:227升(60加仑)
行程:140千米
时速:32千米/小时(公路)12.8千米/小时(越野)
页:
[1]